足球资讯

美国威胁哈马斯,不停火就制裁,自己不出兵却逼盟友上手

发布日期:2025-11-20 16:04 点击次数:164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刚撑了11天的加沙停火协议,如今已经站在了崩溃的边缘,当地时间10月19日,拉法地区的一声爆炸打破了脆弱的平静。

两名以色列士兵在挖掘作业时遇袭身亡,以色列随即展开报复性空袭,投掷的炸弹总量高达153吨,不仅炸死20多名巴勒斯坦人,还彻底暂停了人道主义援助。

就在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约、加沙的废墟上又添新伤时,美国的表态突然画风突变。

一边放话要威胁制裁逼其停火,一边宣称中东盟友已备好大军,自己却明确表示美军绝不踏入加沙半步。

这种“自己躲在后面,逼着盟友上前线”的操作,着实让人看不懂。

美国真的想推动和平吗?那些被点名的“盟友”真的愿意当这个“打手”?这场看似转向的中东政策,到底藏着怎样的算盘?

当地时间10月10日,加沙地带的炮火暂时停歇,第一阶段停火协议正式生效,核心的人员交换环节因为双方对名单的分歧,自始至终没能完全落地。

停火生效后,以色列控制着加沙53%的领土,却连最基本的人道主义援助都抠抠搜搜。

截至10月22日,仅有986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这连每天600辆、总计6600辆的预期零头都不到。

10月19日的拉法事件,成了压垮协议的导火索,以色列一口咬定是哈马斯武装从地道发动袭击。

哈马斯却坚决否认,强调事件发生在以色列控制区内,甚至有美国媒体披露士兵是碾过未爆炸弹药身亡的。

随后的20日,以军又在加沙地带打死多名越过“黄线”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加沙民防部门证实至少4人死亡、5人受伤。

一来二去,停火彻底沦为“打打停停”的闹剧,而加沙民众则成了最大的牺牲品,自2023年10月7日冲突升级以来,当地死亡人数已逼近4.5万人,受伤更是超过10万。

就在局势濒临失控时,美国的表态给这场乱局添了把更复杂的火,当地时间10月21日,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高调宣称,“应我的要求,中东及周边的多个伟大盟友已明确表示,愿意派重兵进入加沙‘对付哈马斯’”。

但有意思的是,他从头到尾没敢说出这些国家的名字,只含糊地打了个“太极”,同时又敦促这些国家“保持耐心,给哈马斯做正确选择的机会”。

就在特朗普放话的当天,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以色列宣布成立“军民合作中心”,号称要统筹加沙的重建和援助交付,却明确表示该中心的200名美军“绝不会进入加沙境内”。

这种“喊口号最凶,动真格最远”的反差,简直把“双标”写在了脸上。

特朗普此前就多次威胁哈马斯,称若违反协议将“迅速、坚决且毫不留情地消灭”对方,但真到了要派兵的时候,美国却把盟友推到了前面。

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从骨子里就是“交易型外交”,把盟友当牟利工具,把地区冲突当军工复合体的“提款机”。

今年5月特朗普的中东之行,先后访问沙特、阿联酋、卡塔尔这三个“有钱国”,签下的所谓“战略协议”本质上就是“利益捆绑”。

沙特投资6000亿美元换美国安全承诺,阿联酋买100万块英伟达芯片换技术支持,而美国则借机把这些国家的财富转化为自己的经济政绩。

如今让这些盟友出兵加沙,说白了就是想让他们“用行动兑现承诺”,既帮美国稳住中东局势,又不用美国付出人员伤亡的政治代价。

但盟友们真的愿意“听话”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特朗普特意提到感谢印度尼西亚的支持,但印尼官方的表态是“愿意派维和部队恢复秩序”,从没说过要“直接与哈马斯冲突”。

那些海湾国家更精明,他们近年来一直在谋求“战略自主”,嘴上对美国恭恭敬敬,实则在中俄之间找平衡,怎么可能为了美国的利益去蹚加沙这浑水?

毕竟哈马斯虽然实力不如以色列,但在加沙经营多年,地下隧道纵横交错,连以色列打了这么久都没能彻底消灭,贸然出兵只会陷入“泥潭”。

美国一边逼盟友出兵,一边对以色列摆出“强硬姿态”,声称“不停火就制裁”,这背后其实是自己的战略困境。

特朗普政府一直想重启《亚伯拉罕协议》,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可以色列在加沙的持续军事行动早就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公愤,这个计划根本推不动。

更尴尬的是,美国既想维持“偏袒以色列”的传统立场,又想拉拢阿拉伯盟友对抗其他势力,只能用“威胁以色列”的方式缓和阿拉伯国家的情绪,说白了就是“左右逢源,两边骗”。

而这一切的根源,还是那份先天不足的和平协议,今年9月白宫公布的20点计划,看似考虑周全,实则回避了最核心的问题。

协议要求哈马斯“退出加沙治理、交出武器”,却对巴勒斯坦人最关心的“建国问题”只字不提;要求以色列“不占领加沙”,却默许其控制53%的领土。

这种“回避核心矛盾”的协议,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哈马斯之所以坚持“以巴建国为解除武装前提”,就是看透了这份协议的“虚伪性”,连基本的生存权和建国权都得不到保障,凭什么要放下武器?

现在的加沙局势,就像一个“火药桶”,随时可能再次爆炸,停火协议名存实亡,以军时不时就扔出上百吨炸弹,哈马斯虽然暂时没发动大规模袭击,但也没放弃武装抵抗。

美国逼着盟友出兵却没人响应,威胁以色列制裁又不敢真下手,加沙民众缺粮少药,卫生危机日益严重,堆积如山的垃圾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疫情。

特朗普嘴里的“中东千年未有之变局”,与其说是“和平转机”,不如说是“混乱升级”的前兆。

美国这波“反水威胁和逼盟友上手”的操作,本质上还是霸权思维在作祟,不想承担责任,却想掌控一切,不想付出代价,却想收割利益。

但时代早就变了,中东国家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哈马斯也不会因为几句威胁就放弃抗争,以色列更不可能为了美国的利益放弃自己的战略诉求。

这场闹剧最终会走向何方?或许正如加沙废墟上那些等待援助的民众所经历的那样,停火只是短暂的喘息,而和平,还远未到来。

美国的算盘打得再精,也掩盖不了其战略短视的本质,把盟友当工具,把冲突当生意,最终只会透支自己的信誉,在中东的乱局中越陷越深。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