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红军城—季米特洛夫的战局对乌军而言,已经变得越来越严峻,几乎是灾难般的境地。乌军的部队已陷入包围圈,四面受敌。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这座城市的局势非常复杂,大片地区已经落入俄军之手。俄军不断增兵,目标就是彻底拿下这座城市。每次遭遇乌军的阵地,双方就爆发交火。这次攻势显示出俄罗斯军队的周密部署,一旦掌控了红军城,就等于攻占了乌克兰东部的一个关键战略位置。
报道指出,红军城是守护顿涅茨克州乌控区的最后一道关卡,一旦失守,意味着俄方距离实现其长远计划又近了一步。乌克兰第7集团军负责守卫“红军城-季米特洛夫”两座“兄弟城”,目前有四个旅被困在红军城和季米特洛夫矿区,兵力总数也就不到5000人。而俄军在这个区域已经集结了大概29000人,配备了100辆坦克,以及多达260辆装甲车和160门火炮,明显是乌军的六倍多。
乌克兰武装力量的总指挥官西尔斯基亲自赶到红军村一带的第7集团军作战指挥部,带领部队进行反击,试图救出被包围的乌军。在外界看来,红军城西北和罗金西克南部那段还没封死的缺口,从这里还可以通往赫里希涅。只要乌克兰第7集团军的那四个作战旅的残余部队能冲出这个缺口,就算是突围成功,也能朝西边的赫里希涅地区撤退,重新组织防线。
10月30日,俄军的战报提到,目前我方部队距离用实体方式完全包围基辅当局武装人员在红军城(现在叫波克罗夫斯克)和季米特洛夫(现名米尔诺赫拉德)驻军点,已经不到900米。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从红军城到罗金西克的那条公路很容易掌控,但俄军为什么一直没封堵那个缺口,“关门打狗”似的措施迟迟没见行动呢?这个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不少争论。有个俄罗斯博主觉得“俄军打得太过小心了”,但一些俄罗斯专家指出,俄军考虑的一个重点是,宁愿放慢速度,也要最大程度减少伤亡。
吸取马里乌波尔围城战的经验教训之后,俄军的战略重点转向包围机动和削弱半包围部队的防御,迫使他们撤出半包围区域,从而以相对较低的代价夺取了大片地盘。这让俄军得以节省兵力,然后进行多线部署,推进步伐变得更为灵活。此外,乌克兰军队在最开始时避免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但突破半包围的行动对士气来说打击挺大,因为乌克兰士兵得面对炮火和无人机的攻击,俄军则耐心等待他们撤离,期间对敌人造成了明显的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