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一早,深圳某物流公司,刘师傅刚上岗,就被通知全体员工都要按照最新社保规定补办手续,哪怕是只干四小时的非全日制小时工也得登记在册。
这事起因就是最高法的新规落地。只要实质存在用工关系,不管企业让不让签字、有没有“自愿放弃”协议,社保都必须给员工上齐,现金补贴、简单承诺那一套全都算无效。过去,许多公司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什么一天只安排半天班,每周工作不超二十四小时,只愿意交工伤险,其它一律不管。深圳这样的城市,小时工时薪飙到23元,广州物流工人甚至开到30元,看上去工资确实不低,但没了养老、医保,干得再久再辛苦,一场意外或生场大病,几乎都是自己买单。
实际上,光看点工价根本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以目前深圳工地小时工为例,23元一个小时,一周二十四个小时顶多也就五六千块。可如果按全职标准给员工全部缴齐社保,企业每月支出轻轻松松突破七千五百元。可惜不少企业用高时薪来吸引人,却只肯交个工伤险,出了事要么“私了”,要么员工自认倒霉,真正长远保障根本谈不上。
国家的新规也留了活路,各地零工市场陆续上线。像福建、四川这样的地方,免费技能培训、意外险、社保补贴全都安排上,许多宝妈转型做育婴师,一个月收入过五千并不少见。政策新风下,建议打工人朋友算清工资账,多存留考勤和工资条,只要实际工时超标,企业必须补缴社保,而且拖欠还有滞纳金和罚款。不想被坑,做小时工可以当成短期过渡,长期干一定要和公司签正规劳动合同。像退休返聘和在校学生实习,也有明文免缴福利,别被乱说法忽悠。
这次新规可以说把“只要用工,就必须依法上社保”写死了。企业少了投机空间,员工多了一层保障。以后再遇到高工资低保障的诱惑,大家也得多长个心眼,毕竟保障到手,安心干活,才算真有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