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在广饶住了三十多年,连门口卖煎饼的大爷都认得俺家娃!"旭旭宝宝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在直播间里和观众掏心窝子。这个坐拥上亿资产的DNF顶流主播,最近又被粉丝们催着搬去大城市。弹幕里飘过一串串"青岛海景房""上海学区房",可这个穿着大裤衩直播的山东汉子,愣是把摇钱树扎根在了小县城。
镜头前的红发游戏角色还在疯狂输出,旭旭宝宝突然停下操作点了根烟。烟雾缭绕里他掰着手指算账:"去年光游戏装备就砸进去八位数,可你们猜咋着?俺家楼下澡堂子搓背还是二十块钱。"这位在游戏里挥金如土的"国服第一狂战",现实生活却像他总挂在嘴边的煎饼果子——实在,管饱,带着烟火气。有粉丝统计过,他直播三年穿烂了七件同款条纹T恤,最贵的一双鞋还是结婚时老婆给买的。
父母家离他现在住的小区就隔条马路。每天下午四点,丈母娘准时端着刚包好的鲅鱼饺子来敲门。这事儿在直播间传开后,弹幕里齐刷刷飘过"破防了"。有次他直播迟到,镜头里突然传来老太太中气十足的吆喝:"宝啊,先把这碗羊汤喝了!"那天直播间人气不降反增,五十万观众集体围观"国服第一啃老"现场。
关于孩子上学的问题,旭旭宝宝在连麦时跟大司马唠过掏心窝子的话。"青岛重点小学是好啊,可俺闺女现在放学能去爷爷果园摘草莓。"他边说边比划,"上周语文老师还夸她作文写得好,题目叫《我的主播爸爸接我总迟到》。"弹幕里顿时笑倒一片,有粉丝精辟总结:这是用钞能力在县城复刻"海淀妈妈"的配置——专门从省城请的家教,周末私人订制的马术课,连英语外教都是按着上海国际学校标准找的。
去年有家上海MCN开着九位数合同来挖人,酒桌上对方老总把陆家嘴的学区房说得天花乱坠。旭旭宝宝闷完一杯白酒,掏出手机给人看相册:"这是俺家菜园子,昨儿刚拍的。"照片里他三岁的闺女正蹲在萝卜地里傻乐,身后是二十亩的私人农场。后来他在直播里说起这事:"钱嘛,在哪不是花?可俺爹说了,咱老韩家祖坟的青烟不能断在小辈手里。"这话说得实在,连游戏里最嘴硬的土豪玩家都默默刷了组火箭。
有次深夜下播后,他跟几个老兄弟在烧烤摊喝大了。发小拍着他肩膀说:"宝哥你现在这身家,搁古代都能买下半个广饶县了。"他啃着烤腰子直摇头:"买啥买,东关澡堂子王师傅搓了俺二十年,真要走了,谁给俺修脚上的老茧?"第二天这话被剪辑成短视频,播放量直接飙到800万。评论区有位大学教授感慨:这大概就是中国式乡土情结的现代演绎——数字游民的身份,传统宗族的灵魂。
如今他的传媒公司开在县城CBD最气派的写字楼,旗下主播们管这叫"广饶小横店"。有趣的是,公司团建永远逃不开农家乐套餐,有北京来的网红妹子第一次参加,看着满桌的知了猴和蝎子汤直接傻眼。旭旭宝宝在年会上的致辞特别实在:"咱这旮旯确实比不上大城市,可你们算算账——同样的流量分成,在这能顿顿吃海参,在北上广只能啃外卖。"台下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有个刚签约的00后主播偷偷抹眼泪,他老家就在隔壁村。
最近他给闺女在幼儿园边上买了块地,说要盖个带游戏厅的儿童图书馆。施工队挖地基那天,全镇老少爷们儿都来看热闹。包工头老李叼着烟跟他开玩笑:"韩总你这图书馆比县里的还阔气,赶明儿俺孙子能来蹭书看不?"旭旭宝宝蹲在挖掘机旁边乐:"来呗,记得带作业本,俺闺女就缺陪读的。"这话传开后,镇上家长群里炸了锅,连带着周边房价都涨了五百一平。有人说这是新时代的"孟母三迁",只不过把学区房直接造成了游乐场。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