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以色列定居点政策构成战争罪

发布日期:2025-10-27 06:25 点击次数:115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联合国重磅报告:以色列定居点政策构成战争罪,巴勒斯坦人权状况持续恶化

引言:一份迟来的正义之声

2021年7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布了关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的第47届会议报告(A/HRC/47/57),这份由特别报告员撰写的文件不仅是一份人权状况评估,更是一份对国际社会良知与法律责任的严肃拷问。报告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定居点政策已构成《罗马规约》所定义的”战争罪”】,而巴勒斯坦人民的人权状况正在持续恶化。

一、触目惊心的人权危机:数据背后的真相

加沙的人道灾难

报告揭示了加沙地带令人震惊的人道主义状况:

平民伤亡惨重:2021年5月10日至20日,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动造成25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66名儿童和40名妇女,另有74,000多人流离失所。

基础设施毁灭:58个教育设施被毁,1,165个住房和商业单位被摧毁,9所医院和19个诊所受损。

基本生活权利被剥夺:约40万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电力供应每天仅6-12小时,电力短缺达需求的69%。在暴力升级的10天里,加沙约有902,600名公民完全无电可用。

强迫流离失所与房屋拆迁

报告特别关注了以色列的房屋拆迁政策:

自2021年初以来,以色列拆毁或没收了387座巴勒斯坦建筑,导致309名儿童流离失所。

在完全由以色列控制的C区,拆毁活动尤为频繁,严重影响了巴勒斯坦儿童的教育、家庭关系和社区联系。

谢赫贾拉和锡勒万的典型案例:

东耶路撒冷谢赫贾拉街区有八个家庭面临被迫流离失所,其中四个迫在眉睫,这一案例成为东耶路撒冷许多巴勒斯坦家庭面临强迫流离失所威胁的象征。

锡勒万的巴丹·哈瓦地区也有类似情况,据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统计,共有970多人(包括424名儿童)面临流离失所风险。

以色列警察对和平示威的反应是构筑多重路障加强街区防护,严重限制了居民行动,并逮捕了一些报道街区事件的活动分子和记者。

对儿童权利的系统性侵犯

报告特别强调了以色列政策对巴勒斯坦儿童的深远影响:

2021年1月至5月,有4,809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当局拘留,其中582人为儿童。

比尔泽特大学的案例:拉马拉的比尔泽特大学成为以色列安全部队的目标,仅在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有超过74名学生被捕。2020年10月21日,以色列军方正式将比尔泽特大学的学生团体定性为”被禁止的恐怖组织”,许多被捕者受到身体和精神折磨。

法律歧视:以色列军事命令将被占领土上的儿童定义为16岁以下,而以色列儿童在民事法庭被定义为18岁以下,这种双重标准明显违反《儿童权利公约》。

二、法律视角:以色列定居点为何构成战争罪?

国际法框架下的定居点政策

报告从国际法角度对以色列定居点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日内瓦第四公约》第四十九条第六款明确规定:”占领国不得将其本国平民之一部分驱逐或移送至其所占领之领土。”这一条款禁止占领国改变被占领土的人口特征,且不允许任何例外。

《罗马规约》第八条第二款第2项第8目将”占领国将部分本国平民人口间接或直接迁移到其占领的领土”定义为战争罪。报告明确指出,以色列的定居点政策完全符合这一犯罪的三个要件:

行为人将部分人口转移到被占领土

行为在国际武装冲突情况下发生

行为人知道存在武装冲突的事实情况

以色列政府的系统性支持

报告详细记录了以色列政府在定居点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国家机构全面参与:从政治、军事到司法和行政机构,以色列国家机器为定居点项目提供了领导、资金、规划、法律依据和安全保护。

财政激励措施:政府为定居者提供住房补贴、优惠贷款、教育津贴和税收减免等经济激励。

基础设施投入:以色列投入巨资修建连接定居点的道路网络,这些道路建在被没收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只为定居者服务。

双层法律体系与资源分配不公

报告揭示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建立的双重标准:

穆罕默德·哈拉比的案例:加沙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者穆罕默德·哈拉比自2016年6月被以色列当局拘留,被指控将数百万美元的发展资金转移给加沙的武装团体。他已出席150多次法庭听证会,检方依赖秘密证据,最初不允许他接触律师。他的雇主世界宣明会的财务审计没有发现挪用资金的证据,特别报告员呼吁以色列给予他公平审判或立即释放他。

水资源分配不公:被占领土的水资源不成比例地分配给定居点,留给巴勒斯坦人的支离破碎的领土造成了高度依赖和受到扼杀的经济。

双层法律体系:有一个类似于种族隔离的双层法律体系,给予以色列定居者充分的公民权利,同时将巴勒斯坦人置于军事统治之下。

三、历史脉络:从”阿隆计划”到”德罗布斯战略”

报告追溯了以色列定居点政策的历史演变:

1967年战争后:以色列领导人就巴勒斯坦领土的未来展开辩论,形成了”阿隆计划”和”达扬计划”,共同目标是永久保留大部分巴勒斯坦领土。

1978年德罗布斯战略:明确提出”加快定居势头”,以杜绝巴勒斯坦国的建立可能。这一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1980年西岸有12,500名定居者,2019年增至441,600名,增长35倍

2019年底,被占领土上有约300个定居点和665,000名犹太定居者

2019年西岸的定居者人口增长率(3.2%)远高于以色列总体增长率(1.9%)

除了官方承认的150个定居点外,还有另外150个未经国家正式授权建造的所谓前哨定居点,以色列对其中几十个前哨给予了追溯批准,并积极支持几乎所有其他前哨

四、国际社会的责任与行动建议

报告对国际社会提出了明确建议:

支持国际刑事法院调查:全力支持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办公室调查有关以色列定居点违反《罗马规约》的指控。

重申法律立场:国际社会应重申以色列必须按照国际法完全拆除定居点的要求。

制定问责措施:如果以色列继续无视国际社会指示,应制定全面的问责措施清单。

追究个人责任:确保以色列政治、行政和军事官员对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承担责任。

执行禁令: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应执行安理会第465(1980)号决议的禁令,不向以色列提供专门用于被占领土定居点的任何援助。

五、结论:法律的沉默还是行动的开始?

特别报告员在报告中尖锐指出:”一个无视国际法和《罗马规约》建立和扩大平民定居点的占领国不可能认真对待和平。同样,一个对与国际法背道而驰、公然对抗的占领国不能实施问责措施的国际社会也不可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法律。”

这份联合国报告不仅是对以色列政策的批评,更是对国际社会集体良知的呼唤。当法律面对强权时,是选择沉默还是采取行动?这不仅关乎巴勒斯坦人民的命运,也关乎国际法的尊严与未来。

正如报告中所强调的,以色列定居点是”这种永久占领的引擎,相当于战争罪”。国际社会是否能够超越政治考量,真正履行维护国际法的责任,将决定巴以冲突的未来走向,也将检验21世纪国际秩序的公正性。

附录:A/HRC/47/57报告案例摘要

1. 谢赫贾拉和锡勒万的强迫流离失所案例

东耶路撒冷谢赫贾拉街区:

八个家庭面临被迫流离失所,其中四个迫在眉睫

这一案例成为东耶路撒冷许多巴勒斯坦家庭面临强迫流离失所威胁的象征

以色列警察对和平示威的反应是构筑多重路障加强街区防护,严重限制了居民行动

逮捕了一些报道街区事件的活动分子和记者

锡勒万的巴丹·哈瓦地区:

据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统计,共有970多人面临流离失所风险

其中包括424名儿童

与谢赫贾拉情况类似,巴勒斯坦居民面临被驱逐出家园的威胁

2. 2021年5月暴力升级的具体数据

加沙地带:

25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66名儿童和40名妇女

74,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58个教育设施被毁

1,165个住房和商业单位被摧毁

9所医院部分受损,19个诊所受损

18个污水水泵和18,734米污水管道网被破坏

四个中央污水处理站在袭击期间无法运行

约40万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

电力供应每天仅6-12小时,电力短缺达需求的69%

在暴力升级的10天里,加沙约有902,600名公民完全无电可用

西岸(包括东耶路撒冷):

包括5名儿童在内的28名巴勒斯坦人被杀害

10名以色列公民和居民被从加沙发射的火箭炸死

3. 房屋拆迁对儿童的影响

自2021年初以来的数据:

以色列拆毁或没收了387座巴勒斯坦建筑

导致309名儿童流离失所

这些儿童面临:

失去粮食安全

失去获得保健、水和电等服务的机会

教育中断

家庭关系受损

社区联系断裂

C区情况:

在完全由以色列控制的C区,拆毁活动尤为频繁

严重影响了巴勒斯坦儿童的教育、家庭关系和社区联系

4. 巴勒斯坦儿童被拘留情况

2021年1月至5月数据:

4,809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当局拘留

其中582人为儿童

法律歧视:

以色列军事命令将被占领土上的儿童定义为16岁以下

以色列儿童在民事法庭被定义为18岁以下

巴勒斯坦儿童在监狱和法院被当作成年人对待

这种双重标准明显违反《儿童权利公约》

5. 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

穆罕默德·哈拉比案例:

加沙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者穆罕默德·哈拉比自2016年6月被以色列当局拘留

被指控将数百万美元的发展资金转移给加沙的武装团体

已出席150多次法庭听证会

检方依赖秘密证据

最初不允许他接触律师

他的雇主世界宣明会的财务审计没有发现挪用资金的证据

特别报告员呼吁以色列给予他公平审判或立即释放他

比尔泽特大学案例:

拉马拉的比尔泽特大学成为以色列安全部队的目标

仅在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有超过74名学生被捕

2020年10月21日,以色列军方正式将比尔泽特大学的学生团体定性为”被禁止的恐怖组织”

许多被捕者受到身体和精神折磨

6. 定居点扩张的具体数据

历史数据:

1980年西岸有12,500名定居者,2019年增至441,600名,增长35倍

2019年底,被占领土上有约300个定居点和665,000名犹太定居者

2019年西岸的定居者人口增长率(3.2%)远高于以色列总体增长率(1.9%)

前哨定居点:

除了官方承认的150个定居点外,还有另外150个未经国家正式授权建造的所谓前哨定居点

以色列对其中几十个前哨给予了追溯批准

以色列积极支持几乎所有其他前哨

7. 以色列政府对定居点的支持

财政激励措施:

为定居者提供住房补贴、优惠贷款、教育津贴和税收减免等经济激励

提供财政福利,包括对个人的优惠赠款和补贴以及对定居点的优惠财政安排

补贴住房福利和溢价抵押贷款利率、农业发展风险福利、教育和福利津贴

基础设施投入:

投入巨资修建连接定居点的道路网络

这些道路建在被没收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只为定居者服务

为定居点的工业区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商业激励措施,如打折的土地费、就业补贴和降低公司税

8. 水资源分配不公和双层法律体系

水资源分配不公:

被占领土的水资源不成比例地分配给定居点

留给巴勒斯坦人的支离破碎的领土造成了高度依赖和受到扼杀的经济

双层法律体系:

有一个类似于种族隔离的双层法律体系

给予以色列定居者充分的公民权利

同时将巴勒斯坦人置于军事统治之下

本文基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报告(A/HRC/47/57)撰写,旨在促进对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的客观认识与国际法讨论。

#以色列#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