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球员留洋潮”的新希望?——中国小将们的欧洲历险
这段时间,老有球迷在群里聊起咱们中国小球员在欧洲混得咋样。你要说以前这种事还挺罕见的,现在隔三岔五就能听见谁谁谁又进了哪支欧洲青训队。你像最近沃尔夫斯堡官宣的姜景祺,还有那位在西班牙莱里达竞技踢球的邝兆镭,说实话,这阵势搁以前想都不敢想。那既然大家这么关心,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批奔赴欧洲“讨生活”的小球员们,到底都经历了又能走多远?
姜景祺升级德甲U17A,梦想真的近了吗?
先说姜景祺。2009年出生,后腰/中前卫的位置,德甲沃尔夫斯堡“亲儿子”,刚刚被俱乐部提拔进U17A队,下赛季正式踢德国U17顶级联赛。其实懂点门道的球迷都知道,能混到德甲的青训系统里,铁定有两把刷子。别说是咱中国球员,就是德国本地娃想逐级往上爬,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姜景祺的留洋故事,其实和隔壁孙兴慜有点像,都是很早就投奔了德国,融入当地体系。这点,真是一大优势。你看看过去不少“半路出家”的球员,总跟不上节奏,姜景祺这种从青训一路打上来的,将来要真走出来,底子肯定硬。
值得一提的还有啥呢?说实话,上赛季小姜伤伤停停的,出场15次进1球,但依然能在有限时间内让教练组看到价值,这说明他能力确实不差。现在能升到U17A(顶级),还跟着踢最厉害的青少年联赛,这真比走走过场强太多了。圈内流传: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现在你站稳了,后面才有正经往德甲一线队走的希望。
中国小将扎堆西班牙,到底机会多大?
说完德国的,咱再看西班牙这批,热闹得很。
邝兆镭,16岁,莱里达竞技西协乙(西班牙第4级联赛)打10号,竟然首发对上巴萨B,这排面说实话都不小。别看是季前热身赛,能让小邝首发,其实很能说明问题。还有,那队主帅以前还是中超南通支云出来的,愿意信任中国小球员,这在欧洲职业队绝对是少见了。
更关键的是,这几年老有一波波中国娃娃在西班牙踢低级别青训、青年队。刘凯源、黄子杰、吕孟洋、汪修昊、张林峒、何浩源、吕孟洲……名字都快记不过来了。基本都是09、10年的,踢U16、U19各级别,还有直接上到西协乙、西协甲预备队的。
不过说句实在话,球迷也别以为这样等于前途无量。你得知道,欧洲青训犹如淘金场,就算现在在U19踢得风生水起,真轮到成年队一线队,那又是另一番血雨腥风。只是,现在留洋娃娃们比咱当年苦熬在国内“假联赛”、“家长球队”里的小孩,多了太多见世面的机会。这点,我觉得得肯定。
眼下的挑战和想象空间,咱心里都要有杆秤
当然了,很多人也会担心:这么多留洋,这些娃将来是不是也难免泯然众人矣?欧洲足坛有多少流着才华泯灭的遗憾青训生?姜景祺、邝兆镭们会是幸运的那个吗?
咱中国球迷最怕的,就是“高开低走”——刚看着有点苗头,很快就听说哪儿踢不上,又或早早回国“镀金”落地。你要问我现在的看法,我说比以往乐观那么一丢丢。为啥呢?就像小姜一样,没入选国少,依然能在德国玩出名堂。这自信、这心态,和过去咱孩子动不动就盼望国字号招手,区别可大了去了。
西班牙、德国这一茬,有不少球员已经习惯了和不同体系、不同身体条件的对手干架,心理上不容易怂。你让我说呀,假如哪天咱们真出了像久保建英那样“非典型亚洲球员”,很大概率不是在国内练出来的,就是在欧洲这碗夹缝中淘出来的。
另外一点,还有一点很有意思:这些家长和教练愿意把娃娃送出去试错、放手,都比前几年成熟多了。球迷圈里也没那么多说风凉话的,大部分人都愿意给这些小孩时间。一旦真的谁冒头了,大家那股子自豪感,分分钟炸了。
“留洋名额有限,能不能出头看自己”
聊了半天,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机会,比咱以前多多了,但真正走出来的,永远还是极少数。
你看现在这些中国小将,初看阵仗不小,其实每个人的处境都挺难。比如姜景祺,现在U17顶级联赛混个两年,要真能进U19、U23,然后一线队,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踢出来”。西班牙那批也是如此,U19顶级踢得再溜,到成年队还要彻底蜕变一回。
不过咱们也别太消极,得承认这已经比以往强一大截。就像以前看孙兴慜、李刚仁那帮人,如今咱们终归有苗子和人家站在同一起跑线。
最后说一嘴,其实所有关心小球员留洋的老球迷,最盼的无非还是那种——有一天自己支持的娃能站在五大联赛赛场上,哪怕只是板凳,也能说一声:“看!这是咱中国人!”梦想有没有?肯定有。难不难?当然难。可谁又规定了,咱中国娃就不能再等一个爆点呢?
还是那句话,别急着泼冷水,也别光抱幻想。只要这些小球员在欧洲能一直咬牙走下去,就已经走在了希望的路上。咱们球迷能做的,就是耐心再等等,哪天真给咱带来炸裂的好消息,也不枉一直守着这份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