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几内亚比绍,和非洲贫困印象完全不是一回事
干了十几年建筑,从农村包工头干到海外项目经理,啥苦活累活我都见过。
2019年,公司接了个西非的港口建设项目,地点是几内亚比绍。
说实话,当时我连这国家在哪都不知道,只听说是非洲最穷的国家之一,心想这下完了,估计要去吃土了。
家里人更是担心得不行:"非洲那地方,战乱、饥荒、疾病,你这是去送命啊。"
但项目工资开得确实高,一年能挣三十多万,比国内翻了一倍还多。
穷怕了的我,咬咬牙还是去了。
结果到了才发现,几内亚比绍这个地方,跟我想象的"非洲贫困"完全是两码事。
比绍市区,没有想象中的破败,反而有种悠闲的海滨小城感觉
飞机降落在奥斯维尔多·维埃拉国际机场,说是国际机场,其实就一个航站楼,但收拾得挺干净。
一出机场,扑面而来的不是想象中的灰尘和贫穷味道,而是湿润的海风和木棉花香。
比绍市区确实不大,人口也就四十多万,但街道比我想象中要整洁多了。
葡萄牙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随处可见,虽然有些斑驳,但那种欧式风格配上热带植物,反而有种独特的韵味。
最让我意外的是,街上跑的车虽然多是二手的,但丰田、本田、现代这些牌子一点不少,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破铜烂铁。
当地人穿着也挺得体,色彩鲜艳的传统服装和现代T恤混搭,看起来精神头挺足。
路边小摊卖的腰果、芒果、木瓜,新鲜得很,价格便宜到让人不敢相信。
在港口干活的日子,累但踏实,当地工人比想象中靠谱多了
我们项目是比绍港的扩建工程,主要负责码头和仓储设施建设。
几内亚比绍虽然小,但地理位置不错,是西非重要的中转港,腰果出口量世界第六,这点很多人都不知道。
当地工人确实不如国内熟练,但胜在踏实肯干,月工资大概一千五到两千人民币,在当地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阿卜杜拉的当地领班,会说流利的葡萄牙语和法语,还能说几句中文,人特别实在。
他告诉我,几内亚比绍人均年收入大概八千人民币左右,虽然不高,但生活成本也低,一顿当地餐也就十来块钱人民币。
而且这里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26度左右,没有非洲其他地方那种酷热难耐。
当地人的幸福指数,比数据显示的要高得多
周末没事,我喜欢到处转转,越转越发现这地方的"门道"。
几内亚比绍人特别爱音乐,街头经常能听到古姆贝鼓声和传统歌曲,那种节奏感特别有感染力。
当地市场上,新鲜的海鱼、大虾、螃蟹应有尽有,一条两斤重的石斑鱼也就三十块人民币,比国内便宜太多了。
比佳戈斯群岛更是让人震撼,88个小岛组成的群岛,海水清澈见底,海龟、海豚、鲸鱼时不时就能看到,简直就是天然的度假胜地。
很多当地人虽然收入不高,但房子都有小院子,种着芒果树、椰子树,日子过得悠然自得。
他们对生活的满足感,比很多收入高出他们几倍的人都要强。
几内亚比绍的"隐藏优势",让我彻底改观
在这里待了一年,我发现几内亚比绍最大的财富不是腰果,而是稳定。
跟邻国几内亚、塞内加拉尔、马里比起来,这里政局相对稳定,治安也不错。
晚上在街上溜达,当地人会主动跟你打招呼,犯罪率比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都要低。
教育普及率也在提升,很多年轻人都会几门语言,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切换自如。
当地政府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农业加工业,中国援建的项目不少,基础设施正在快速改善。
旅游小贴士:几内亚比绍其实是个被低估的旅游目的地
如果你想体验真正的西非风情,几内亚比绍绝对值得一去:
最佳旅游时间:11月到4月,这时候是旱季,气候最舒适
必去景点:比佳戈斯群岛、布巴克海滩、卡欣考国家公园
特色美食:烤鱼配椰子饭、腰果鸡、棕榈酒
住宿:比绍市区有不少不错的酒店,一晚上200-400人民币就能住得很舒服
交通:从国内可以经达喀尔或卡萨布兰卡转机,虽然折腾点,但风景绝对值得
注意事项:记得打黄热病疫苗,准备一些防蚊用品
回国后的感慨:贫困和落后是两码事
一年期满回国的时候,说不舍是假的,但更多的是感慨。
几内亚比绍确实不富裕,但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非洲贫困"。
这里的人们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精神状态很好,对未来充满希望。
他们的幸福感来源很简单:稳定的生活、和谐的社区、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食物。
反而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发达地区"来的人,成天为了房贷车贷焦虑,为了升职加薪内卷,真正的幸福感可能还不如他们。
最重要的是,几内亚比绍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贫困和落后是两码事,物质匮乏和精神贫瘠更是两码事。
这个西非小国虽然GDP不高,但社会稳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很多方面比那些表面光鲜的地方要强得多。
所以,别再用固有印象看非洲了,真实的几内亚比绍,会彻底颠覆你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