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淞沪会战,维克斯坦克上三名中国军人拒绝投降,对敌发起最后冲锋

发布日期:2025-08-28 03:55 点击次数:107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1937年,淞沪会战的战场上,一辆维克斯坦克在上海街头上形单影只,却一往无前,朝着严阵以待的日军阵地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此前,日军曾经多次朝这辆维克斯坦克喊话,称他们如今孤立无援,继续顽抗只有死路一条,劝他们立刻投降。

但维克斯坦克里的三名中国军人,却宁可战死也决不投降,这才有了上海街头的孤独坦克。时间即便过去了数十年,如今再看这张照片,仍然能够清晰感受到坦克最后冲锋时的悲壮。而三名中国军人的名字,也最终被历史记了下来,他们分别是郑绍炎、吴健、卜孟英。

令人疑惑的是,坦克在作战过程中,一般都会冲在步兵前面。也就是说,坦克作战期间,基本不可能出现步兵全部战死,而坦克独存的情况,那么这张照片中的维克斯坦克最后一次冲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笔者翻阅了大量的史料,还真发现了一些隐秘,今天借此文给大家讲明白这张照片的历史背景,事实可能与你想的情况有些不太一样。

照片中的这辆坦克名为维克斯MK.E型坦克,国军在淞沪会战爆发的前几年,刚刚从英国买来。说起国军的坦克历史,可谓是不堪回首。中央军最早的坦克甚至都不是蒋介石先买的,而是宋子文买了坦克,放到了税警总队,主要用于协助海关缉私。

蒋介石爱面子,听说税警总队都有坦克了,而中央军却还没有,就找到宋子文,把这批坦克给要了过去,中央军这才算是有了坦克部队。直到1934年,蒋介石这才自己购买了20辆坦克,就是本文提到的维克斯坦克,并组建了一个坦克营,用于抗日战争。

该坦克营下辖三个坦克连,分别是1连、2连和3连。最初由1连和2连担任主力坦克部队,3连更多的承担后备力量,以及承担起训练坦克部队新兵的责任。因此,在坦克部队北上抗日期间,1连和2连被调了过去,3连则留守了。

淞沪会战爆发以后,张治中指挥作战时压力很大,在战场上频频遭受重创,很快就顶不住了。出现这种情况,一来是蒋介石对日寇决战的决心不足,在大战爆发前一刻还幻想着列强出面调停;二来是双方武器装备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日军的装甲车部队,对国军阵地的冲击很大。

面对如此危局,张治中想起了国军的坦克营,遂给蒋介石去电,请求调坦克营投入淞沪会战,以应对日军的装甲车部队。蒋介石同意以后,坦克营的1连和2连投入战场,给当时的战局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最初投入战斗的坦克一共有5辆,全部隶属于1连,配属到36师的215团和216团配合作战。当时的作战体系当中,坦克并未成为战术支点,主要承担着移动火力点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5辆坦克当时刚经历了作战,处于维护期间,结果在蒋介石的命令下不得已提前投入战斗。

张治中虽然懂得用兵,但更多的是步兵作战,对坦克不熟悉。所以当1连长郭恒健在连日作战损坏两辆战车时,提出维护战车的建议,被张治中给当场驳回了。结果,在后续的作战中,郭恒健亲自驾驶坦克参战,3辆坦克却相继出了问题。

一辆坦克陷入淤泥后,坦克兵跳出坦克逃了;一辆坦克作战时出现故障,失去了移动能力,被日军围上去射击,导致驾驶坦克的1排长负伤。最让人愤怒的是,这辆坦克等待步兵救援时,足足等了两个小时,仍然没能等到步兵。

最后一辆坦克由郭恒健亲自驾驶,当他得知步兵迟迟没有增援时,决定亲自去36师指挥部要人。没想到的是,战场上早已经有日军的狙击手埋伏,见郭恒健跳出坦克往回走,直接开枪打死了郭恒健。

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后,直接导致最早投入战场的5辆坦克全部失去战斗力,甚至还有一辆落入了敌人之手。后续又投入了5辆坦克,这便是2连长郑绍炎率领的坦克部队,依然被分配给36师,还是分为两部分作战。

按理说,就算是对坦克不熟悉,导致第一次作战失利,再次与坦克部队配合,总该有所长进吧?但实际的情况是,坦克部队朝着日军阵地突进时,国军的步兵依然跟不上。且不说步坦协同作战,就连步兵的影子都看不见,5辆坦克完全处于孤军作战的状态。

郑绍炎率领第一组3辆坦克朝敌人进攻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三辆坦克只能互帮互助。但坦克失去步兵的配合,很快就陷入了日军的围攻之中。其中一辆坦克上,甚至被日军士兵爬上了车身,被对方用枪顺着机枪口胡乱开枪,直接打伤了一名坦克排长。

郑绍炎当时就在这辆坦克上指挥,发现排长负伤以后,接过了坦克的控制权,继续朝日军阵地进攻。当时的上海道路错综复杂,三辆没有步兵配合的坦克很快就在作战中走散了。郑绍炎独自驾驶坦克走一路,另外两辆坦克走一路。

值得一提的是,两辆坦克同行期间,为了分辨方向,驾驶员找当地的人问路。没想到他们问的人竟然是汉奸,直接带他们去了日军在上海的陆战队总部,两辆坦克不仅没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还差点直接被带进贼窝。

与此同时,郑绍炎驾驶坦克继续朝日军阵地行进,途中摧毁了一处日军据点,并将日军大渊小队打得起七零八落。但郑绍炎驾驶的坦克,也深陷入日军阵地纵深,想要回头基本无望。面对如此境地,郑绍炎与坦克里的驾驶员吴健、炮手卜孟英宁死不降,朝着日军发起最后一次冲锋。

但这张照片并不是郑绍炎驾驶坦克最后冲锋的场景,因为据笔者了解,拍摄这张照片时,郑绍炎等人已经英勇就义,日军为了展现日军步兵无惧坦克,这才将坦克开到这条路上,重现了当年这辆坦克最后冲锋时的一幕,算是摆拍,而不是抓拍。

这辆坦克落入日军之手时,日军在坦克里发现了很多女人用的首饰,调查后才知道,原来郑绍炎当时刚刚结婚不久,这些首饰都是他买来准备送给新婚妻子的,却没想到这一战竟是永别!当年拍摄这张照片的日军记者叫浜野嘉夫,在南京保卫战中被中国军队击毙,巧合的是,击毙浜野嘉夫的不是别人,正是坦克营3连,也算是报仇雪恨了。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