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维吉尼亚的冰面上,王芮最后一投出手,那块黄色的冰壶稳稳地滑向圆心,停住。7-6,比赛结束。
中国女子冰壶队,九场比赛,一场没输,最后把世界排名第一的加拿大队给办了,拿到了泛洲际锦标赛的冠军。
九战全胜,击败世界第一,夺冠。 这几个字摆在这,分量够重了。
而就在另一边,我们的卫冕冠军中国男队,却在铜牌赛里5-6输给了日本,最后拿了个第四。
一边是全胜登顶,一边是卫冕失利,这收官战,真是两种心情。
冰壶这东西,看着文静,其实就是“冰上国际象棋”。每一步都得算计,怎么让自己的壶更近,怎么把对手的壶撞飞。后手进攻优势大,所以每一局的策略都得抠到细节里。这次比赛又是最后一届,还关系到明年的世锦赛门票,更是谁都输不起。
女队这次的阵容,有意思。四垒指挥官是王芮,她赛前自己都说,一年半没打这个位置,心里“又陌生又紧张”。
结果呢?
揭幕战打老对手韩国,加局6-5险胜。打墨西哥,11-2,直接碾了。打日本,抓住对手两次擦冰失误就偷分,5-4又赢了。
真正让人心里一惊的,是当主力王芮轮休时,这支队伍的替补阵容,竟然把加拿大队也给赢了。
那场是循环赛第五轮,苏亭毓顶替王芮出战。第七局,加拿大传击失误,苏亭毓抓住机会,轻轻一推,把壶送进圆心,偷了关键的1分。就靠这1分,7-6,中国队提前锁定了四强和世锦赛资格。
主力歇着,替补照样赢世界第一。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支队伍的体系起来了,不是只靠一两个明星球员。
等王芮回来,队伍就更刹不住车了。打美国,最后一局王芮一记“双飞”,同时撞开对手两只壶,7-6绝杀。打澳大利亚,更干脆,11-0,一分没让对手拿。
半决赛再碰韩国,又是加局,又是6-5赢。
决赛对加拿大,上半场打成6-6平。到了关键的第八局,中国队手握后手优势。董子齐先占位,韩雨清障,最后就看王芮的最后一投。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一投定乾坤,7-6,冠军到手。九场比赛,五场都是1分险胜。这哪是运气,这是把惊险硬生生打成了实力。
回头再说男队。
铜牌赛对日本,最后一局中国队也是后手优势,赢球的机会就在眼前。队长徐晓明的关键一投,就差了那么1厘米,没能把日本队的占位球撞开。
5-6,遗憾输掉比赛。
这1厘米的差距,可不是运气问题。 素材里提了一嘴,之前的世锦赛上,男队就因为关键球处理不稳,连续出现“磕线”、“悬停”的低级失误丢分。老毛病了,关键时刻顶不住,这才是最要命的。
更有意思的是,女队这么精彩的夺冠,热度却没多高。有人说,这支队伍成了“寂寞之师”。
这支冠军之师,打得漂亮,也赢得寂寞。
明明是时隔14年,中国女子冰壶再次找回巅峰感觉的信号,3月份刚拿了世锦赛铜牌直通冬奥,这会儿又拿下一个含金量不低的冠军,结果关注的人却不多。
不过对姑娘们来说,可能也无所谓。冠军奖杯,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一届泛洲际锦标赛结束了,冰壶赛事也要改制了。女队用一座冠军奖杯证明了实力,而男队,则找到了自己和顶尖水平的差距。
接下来的冬奥落选赛和世锦赛,那才是真正的硬仗。女队这状态能不能延续,男队这1厘米的坎,到底能不能迈过去,咱们等着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