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抗日初期傅作义与共产党合作见闻

发布日期:2025-08-26 10:16 点击次数:114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弓吾舫/口述

李大宏/整理

我是太行山西麓浊漳河畔的农家子弟,少年家境贫寒,为谋生路,1936年冬,踏着皑皑白雪离家出走。抗战初期,在晋西北投考入傅作义将军领导的三十五军干部学校。17岁时徒步行军晋、陕、甘、宁,经过千辛万苦,始抵达绥远省五原县,在这里亲身经见了国共合作时期傅军在绥西战役中痛歼敌寇的那惊心动魄的场面,事情虽已过去60余年,但时至今日仍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爱国抗敌美名扬,国共合作铭心房。

如今我已是年届八旬的老人,意在有生之年将这段经历书于笔端,如可作为文史资料刊布,实是我之心愿,是否有当,敬希当年知情者校正。

回顾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傅作义将军的功绩永垂青史。在他一生的戎马生涯中,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在他身边工作的阎又文、潘纪文、鲁志浩等皆是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就连他自己的女儿也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些人们伴随在他的左右,对他影响极深,使他深深地扎根于爱国主义的深厚土壤之中。京城义举震撼世界,傅将军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对和平解放北平做出巨大贡献,因而赢得"爱国名将"称号。

傅作义将军出身于保定军官学校,长期在晋绥军中任职,治军严谨,战功卓著。1927年,阎锡山与张作霖作战,傅作义进占涿州城。张学良亲率数倍于傅的兵力,久攻涿不下,城中傅兵粮尽,便以酒糟、老鼠充饥,仍顽强坚守了三个月。令张学良心生钦佩之志,与傅握手言和。此后,阎锡山逢人便夸:"宜生(傅作义号)是守城有名的,那年,他守涿州三个多月,抗住了数倍的奉军和优势炮火。"

"九·一八事变"时,由于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致使日军长驱直入,东北全境沦入敌手。傅作义将军主政绥远省后,积极同共产党人合作会商,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绥东和林、红格尔图一带多次击退日伪军的进犯,收复了大量失地。1936年11月24日,傅军夺回由日伪军盘踞多时的百灵庙,捷报飞传,国人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百灵庙回归,更加激发了国人\"守土抗战\"的必胜信念。绥东民众闻此喜讯无比兴奋,载歌载舞、庆祝胜利。上海各界还组织慰问团,亲赴绥远犒赏三十五军抗日将士。一位上海来的记者当即脱掉西装,发誓坚决投笔从戎参加抗日军队,奔赴前线杀敌报国。董其武将军感动不已,紧紧握住青年记者的手,向这位铁血男儿行了军礼,并向全体将士宣布:擢升这位记者为上尉军官。当年像这样的事层出不穷,桩桩、件件佳话频传,感人至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笔者年仅15岁。在晋西北河曲县巡镇第三区公所当小区警。当时正值国共合作展开,八路军三个师进驻山西。在河曲县城,牺牲救国同盟会公开活动,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八路军上尉徐文烈为驻河曲的联络员。在巡镇,八路军王营长率一个排驻在街上任学文(八路军干部)宅院,协助地方训练农民自卫队,与地方关系融洽,连街上的小孩们也很快学会演唱抗战歌曲。

1937年秋,日军分兵三路大举进犯我华北地区,大同、怀仁、天镇、阳高相继失守。八路军、工卫旅、决死队挺进敌后,坚持游击战、持久战、地道战,机智有效地歼灭敌人。在对日作战中,傅作义部作为机动力量活动在山西平型关至阳方口一线。同年9月24日,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115师全军将士英勇善战,智歼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1000余人,炸毁敌军战车百余辆。平型关大捷,彻底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迷梦。我各地民众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燃放鞭炮,祝贺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1938年初,傅部退守太原转到柳林休整,此间,傅作义将军经征得中共中央同意在解放区征兵3000余人,这些人中间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或革命干部,对提高和增强傅部战斗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傅作义将军就任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后,率部沿黄河河畔北上到达晋西河曲县。9月,傅作义将军在河曲县城总司令部召集邓宝珊、马占山、何柱国等,并邀中共代表南汉宸、罗贵波以及新军总指挥、爱国名将续范亭先生,举行"河曲会议",商讨收复失地御敌方略。正值此时,在侵华战场上吃了大败仗,挨了打的日本侵略军,更加丧心病狂,继而纠集数架飞机,空陆两路对我晋西北地区的宁武、河曲、保德县城进行狂轰乱炸和血腥屠杀。傅部用平射炮奋起还击,前方部队曾挺进到绥远一间房地区,与日军发生激烈战斗。在河曲巡镇,共产党干部潘纪文,找到区长李树屏,借用区公所警察所用的步枪,抗击日军。在河曲东部山地,八路军巧妙地运用游击战给日军以迎头痛击。

同年秋季,三十五军干部学校(二战区随营军政干部总校第二分校)在河曲招生,我报名投考。傅作义兼干校校长,教育长苏开元。我被编在政治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黄克,指导员赵会山都是共产党人。教官中还有很多人是共产党员,如:鲁志浩(三十一师政治部主任)、王庆贞(三十二师政治部主任)、潘纪文(三十五军政治部干事)、阎又文(傅作义政治秘书)、杨子明(傅作义新闻秘书)等,他们工作认真、作风正派、深受大家的好评,为我们学员作了表率。其他有影响的教师有周北峰、秦丰川、杜渭、相里矩先生等及总司令部的高级参议和参谋。学校设在河曲城东的大营盘里,校内生机勃勃,教师讲课生动,使我们懂得了许多抗日必胜的道理,持久战的三段论和游击战的十六字要领,即:第一阶段是防御,第二阶段是相持,第三阶段是反攻。机动灵活的游击战要领为\"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我们还学会了许多抗日救国歌曲,激发了抗日爱国热情,一些歌词至今60多年仍熟记不忘。

1939年初,三十五军二分校的两队学生,调二战区随营军政干部总校集训,由河曲南下,途中为保安全,发给学生每人一支步枪,子弹百发,自带口粮,徒步行军至壶口瀑布附近铁索桥上过陕西宜川秋林镇官亭森林区,和随营总校其它分校及民族革命大学混编为20个中队,教育长梁膺庸(共产党员,时28岁)。集训期间,傅作义部队调至绥西河套地区,成立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当时国共合作形势很好,抗日救国的热情高昂。集训3个月后,梁膺庸征求我们学生意见,返回傅部。我们经陕西、甘肃、宁夏回到河套五原城,傅作义先生在总部大院与学生聚餐,隆重欢迎大家的到来,这批学生,统称三十五军政工员,大部分到连队担任政治指导员。年龄偏小的到战区政治大队当宣传队员。

在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下,傅作义部队已扩大到十几个师,收复归绥、包头失地心切,1939年秋曾派兵进攻包头,突入城内,日军从平绥铁路调兵赶来,在包头城郊激战多日,傅部退回河套,有些伤兵来不及撤退,在沿路埋伏,用集束手榴弹与日寇同归于尽,充分反映了傅部官兵高昂的爱国热情和斗志。在西山咀前沿阵地,阻击日军,团指导李冰泉阵亡,连指导员董新学牺牲时年仅18岁。在追悼李冰泉的会上,阎又文致悼词,痛哭失声,会场上很多人落泪。

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使傅作义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河套战役"是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役之一。

1939年冬,日军为夺取河套这块\"西北粮仓\",分三路西犯,其中一路配备装甲车1500辆,于五加河口搭桥强渡,疯狂扑来。傅部郭景云团在河西岸扼守。日军以密集炮火轮番轰炸,掩护架桥。我军爬在雪地,看到敌人修桥过半,麇集桥上时,便出奇不意猛烈射击,敌亡桥塌,给侵略军以重创,以此为我军赢得时间,在通往宁夏的公路两侧布防设伏,分段歼灭敌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最后日军只得龟缩到五原城不敢出来,并增派200名警察指导官给其壮胆。在陕坝和临河等城镇拉锯战中,日军白天占领,我军夜间夺回,墙上的\"抗日救国\"标语敌人改为\"抗日亡国\",我们再改回"抗日救国"。

傅作义带领骑兵团在五原城附近与日寇周旋,并选派郭景云团在城西数十里处佯攻,再选精兵交安春山指挥,轻装疾进,绕道夜袭五原城。实行"掏心战术",突入城中登上屋顶向室内日军扫射,日军惊惶赤足逃窜,以为天兵天将。赵寿江营三进三出,歼灭大量敌人,赵营长壮烈殉国。逃窜日军尽数被俘,包括不可一世的警察指导官和伪蒙军副师长李根车。此役共歼敌4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河套地区的民众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以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配合战斗,如王大老虎兄弟二人智歼逃敌数十名,小脚妇女抬伤兵等可歌可泣的事例不胜枚举。五原城收复。

河套战役历时100多天,我亲身参加了战地宣传,又在五原城筹办\"战利品展览\",在陕坝布置祝捷大会。后方的陕、甘、宁、青慰问团也赶来参加,八战区政治部主任曾扩情代表四省慰问团讲话后,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在大会上发言,他特别赞扬了\"小脚女人抬伤兵\"的动人事迹,他同时批评后方一些官太太们穿高跟鞋,涂脂抹粉,生活腐化,在舞厅扭摆。老舍先生说:"这些人是救国不足,亡国有余",博得热烈掌声。

《绥西战役记》这份总结材料,当时是战区政治部宣传科编写的,是我第一次刻腊版油印的,所以对五原战役记忆犹新。

五原战役中,傅作义部队中有很多共产党员参加,国共合作在傅作义军队中体现得很好,也是我亲眼看到和听到的。

五原战役后,傅作义军队名声大振,有朝鲜青年朴大荣,东北大学生王某,从日占区投奔到傅作义军队,曾和我睡在一起,吃在一块。

傅作义将军是一位爱国者,又是一位实干家。有两件事在我脑海里印象极深。一件是在三十五军干校对学生讲话中曾讲道:日本帝国主义者为分化中国,除培植傀儡,如溥仪的满洲国,伪蒙的德王,南京的汪精卫;日本浪人曾经到绥远诱使傅作义当"西北大皇帝",被傅作义严词斥退。另一件是傅将军对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视。他经常说: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还不如有学。他在环境和条件异常困苦的情况下,积极主持兴办教育。并亲自兼任"干部学校"、"奋斗中学"校长,对学校的建设非常关心,还设立傅宜生奖学金,鼓励学生们好好读书报效国家。办《贯彻》杂志,揭露日军侵华罪行,讴歌英勇抗战的中华儿女。他事必躬亲,经常深入连队,到伙房查看士兵的伙食质量。更注重官兵礼节,如他在陕坝街上骑自行车时,士兵向他敬礼,他在还礼时不慎跌伤右臂,还挣扎着把礼还完,令部下无比感动。他最痛恨贪污分子,深知腐败猛于洪水。如在陕坝镇,查办了他的荣河老乡--姓宁的禁毒专员,立即枪决,震动很大,我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

当年,国民党当局对傅作义军中在抗战期间的国共合作是骨梗在喉的。五原战役后,他们为了逐步把持军队,在傅作义军队政治部里成立了军队特别党部,规定:凡在军队中担任少尉以上的军官,必须先加入国民党方能任用。在这样的限制下,傅部的共产党员只得离开部队而去。在伊克昭盟的新骑三师,也被调往甘肃靖远县。因为该师政治部科长云泽(乌兰夫)、还有几位团长是共产党,这是人皆共知的事实。有些未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仍留在傅作义将军身边,这与傅将军后来迈向和平、光明的道路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