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李雅萍拿着律师朋友发来的微信,手指颤抖得几乎握不住手机。
"雅萍,你说的那个陈志远,我帮你查了。他名下的房产、存款、股票,全部在半年前做了财产公证,指定受益人是他儿子。按照法律规定,即使你们结婚,这些财产也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半年前,正是他们刚认识的时候。
李雅萍想起昨晚陈志远握着她的手,深情地说:"雅萍,我们都不年轻了,我想娶你,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温暖的家?一个没有她任何财产权益的家?
李雅萍苦笑着放下手机。明天晚上,陈志远要带她去见他的儿子,说是要商量结婚的事。
看来,她需要重新认识这个"绅士"老师了……
半年前,李雅萍在社区的太极拳班认识了陈志远。
作为刚退休的会计,李雅萍决定培养一些健康的爱好。太极拳班里大多是年过五十的中老年人,气氛很温馨。
陈志远是班里少数的几个男性之一。他身材高挑,头发花白但梳理得很整齐,举手投足间带着知识分子的儒雅气质。
"这位女士,您的动作很标准。"第一次课后,陈志远主动和她搭话,"一看就是有基础的。"
"哪里,我就是瞎练练。"李雅萍有些不好意思,"倒是您,动作特别到位。"
"我以前是高中语文老师,退休后时间多了,就想着锻炼锻炼身体。"陈志远笑容温和,"我叫陈志远,您呢?"
"李雅萍,刚从财务局退休。"
从那天开始,两人经常在太极拳班里聊天。李雅萍发现,陈志远确实很有学识,聊起古诗词来头头是道,而且很有绅士风度,每次都会主动帮她拿包,陪她等公交车。
"雅萍,你一个人住不觉得孤单吗?"一个月后,陈志远开始询问她的个人情况。
"还好,女儿在国外工作,偶尔视频聊天。"李雅萍如实回答,"你呢?家里什么情况?"
"我老伴五年前因病去世了,现在就我一个人。"陈志远神情有些落寞,"儿子结婚后有自己的小家庭,也不常来看我。"
李雅萍心生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她能理解一个人生活的孤独。
渐渐地,陈志远开始约李雅萍一起参加其他活动。他们一起去听音乐会,一起逛书店,一起在公园里散步。
李雅萍发现,陈志远是个很有品味的人。他推荐的书都很好看,选择的餐厅也很雅致。和他在一起,她感觉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雅萍,你觉得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次散步时,陈志远若有所思地问。
"健康,还有心境的平和。"李雅萍想了想说。
"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有个伴。"陈志远看着她,"一个人再坚强,也需要有人分享喜悦,分担忧愁。"
这话说得李雅萍心头一暖。确实,这些年一个人生活,虽然自由,但有时候也会感到寂寞。
两个月后,陈志远开始更加主动地关心李雅萍的生活。
"雅萍,你这个小区的物业怎么样?安全吗?"他关切地问。
"还可以,就是有时候电梯坏了,爬楼有点累。"李雅萍说道。
"你住几楼?"
"六楼,好在平时锻炼,身体还行。"
"六楼确实有点高。"陈志远皱眉,"你有没有考虑过换个房子?"
"我那套房子住了十几年了,感情都在那里。而且房价这么高,换房子不划算。"李雅萍摇头。
"也是,安土重迁,可以理解。"陈志远点点头,但眼中闪过一丝什么。
三个月后,陈志远开始试探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雅萍,我想问你一个私人问题。"一次喝茶时,陈志远神情认真,"你对再婚这件事,怎么看?"
李雅萍愣了一下:"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就是好奇。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如果遇到合适的人,重新组建家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陈志远说道。
"我觉得要看缘分吧。"李雅萍谨慎地回答,"而且两个人能走到一起,除了感情,还要考虑很多现实问题。"
"比如?"
"比如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子女关系,这些都很重要。"
"说得对。"陈志远赞同地点头,"不过我觉得,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这些问题都可以协商解决。"
这次谈话后,李雅萍开始意识到陈志远可能对她有意思。说不动心是假的,陈志远确实是个不错的男人,有学识、有修养,而且对她很体贴。
但李雅萍也很理性。她是做财务工作出身的,知道任何决定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特别是涉及到后半生幸福的重大决定。
四个月后,陈志远正式向李雅萍表白了。
那天是中秋节,陈志远邀请她到他家里做客。这是李雅萍第一次去他的住处。
陈志远住在市中心的一个老小区,房子不大但装修得很雅致。墙上挂着书法作品,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很有书香门第的感觉。
"这字写得真好。"李雅萍看着墙上的字画。
"都是我平时练着玩的。"陈志远谦虚地说,"退休后时间多了,就重新拾起了这个爱好。"
晚饭很丰盛,陈志远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家常菜。席间,他频频为李雅萍夹菜,关怀备至。
"雅萍,我有话想对你说。"酒过三巡,陈志远放下筷子,神情严肃。
李雅萍心跳加速,有所预感。
"这几个月来,和你相处让我很开心。说实话,自从老伴走后,我以为这辈子就要一个人过了。"陈志远深情地看着她,"但是遇到你,让我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志远..."李雅萍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知道这话说得突然,但我想问你,愿不愿意考虑和我共度余生?"陈志远认真地说,"我们都不年轻了,没有必要像年轻人那样谈恋爱。如果你愿意,我们就结婚,组建一个温暖的家庭。"
李雅萍的心情很复杂。说不感动是假的,但她也需要时间考虑。
"志远,这件事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需要时间想想。"李雅萍诚实地说。
"当然,当然。"陈志远连忙点头,"我不急,你慢慢考虑。但是我希望你知道,我是认真的。"
回到家,李雅萍一夜没睡好。她想起和陈志远相处的点点滴滴,也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孤单生活。
第二天,她打电话给在国外的女儿,征求意见。
"妈,如果你觉得合适,我们做儿女的当然支持。"女儿在电话里说,"但是你要慎重,毕竟这关系到你后半生的幸福。"
"我知道,我会仔细考虑的。"李雅萍说。
"妈,你要了解清楚对方的情况。经济状况、人品、家庭关系,这些都很重要。"女儿提醒道,"现在社会上什么人都有,你要保护好自己。"
女儿的话让李雅萍开始理性地分析陈志远的情况。
从外表看,陈志远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他有稳定的退休金,有自己的房子,而且文化素养很高,人也很绅士。
但李雅萍也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陈志远从来没有详细谈过自己的经济状况,对于家庭财产的话题总是一带而过。再比如,他虽然说儿子不常来看他,但从未提及要带她见见儿子。
这些细节让李雅萍感到有些不安。作为一个做了一辈子财务工作的人,她知道任何重大决定都需要充分的信息。
五个月后,李雅萍决定更深入地了解陈志远的情况。
她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听陈志远的过去。从太极拳班的其他学员那里,她了解到陈志远确实是退休教师,在当地一所重点高中教了三十多年语文,口碑很好。
"陈老师人很不错,很有学问。"一个学员说,"就是家庭情况有点复杂。"
"怎么复杂?"李雅萍好奇地问。
"他和前妻离婚好几年了,后来又结了一次婚,但第二任妻子几年前去世了。"
这个信息让李雅萍很意外。陈志远从来没有提过自己离过婚,只说是丧偶。
"他有几个孩子?"李雅萍继续打听。
"好像就一个儿子,是和前妻生的。听说关系不太好。"
这些信息和陈志远告诉她的有很大出入。李雅萍开始怀疑,陈志远是否对她隐瞒了什么重要信息。
当天晚上,李雅萍主动约陈志远见面,想要试探一下。
"志远,我们认识这么久了,你能不能详细告诉我一些你的情况?"李雅萍开门见山,"比如你的家庭状况、经济情况等等。"
陈志远神色一紧:"怎么突然问这个?"
"如果我们要考虑结婚,这些总是要了解清楚的。"李雅萍说道。
"当然,当然。"陈志远点点头,"我的情况很简单。每月退休金6000多,有一套房子,还有一些存款。"
"你之前结过几次婚?"李雅萍直接问道。
陈志远愣了一下:"为什么这么问?"
"我听别人说,你离过婚?"
陈志远沉默了一会儿,才说:"确实,我和前妻离婚了,后来又结过一次婚,但第二任妻子去世了。我不想提起这些,是因为不愿意回忆那些不愉快的往事。"
"那你儿子的情况呢?"
"他已经成年了,有自己的生活。"陈志远简单地说,"我们父子关系还可以。"
虽然陈志远给出了解释,但李雅萍感觉他还是在隐瞒什么。
回到家,李雅萍越想越不对劲。她决定找专业人士咨询一下。
李雅萍有个大学同学现在是律师,她决定向她求助。
"雅萍,你想了解一个人的财产状况?"律师朋友听了她的情况后说,"这种事情涉及隐私,不太好查。"
"我不是要侵犯他的隐私,我只是想保护自己。"李雅萍解释道,"如果我们要结婚,我总要知道对方的真实情况吧?"
"这倒也是。"律师朋友想了想,"我可以帮你查一下他的房产登记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
一周后,律师朋友的消息让李雅萍震惊了。
"雅萍,这个陈志远很有问题。他名下的房产、银行存款、股票投资,全部在半年前做了财产公证,指定受益人是他儿子陈磊。按照现行法律,即使你们结婚,这些财产在法律上也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李雅萍拿着手机,感觉天旋地转。半年前,正是他们刚认识的时候!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陈志远从一开始就在防着她,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和她真正分享财产!
李雅萍仔细回想这半年来的种种细节,很多疑点都有了解释。为什么陈志远总是避谈财产问题,为什么他从不提及见家长的事,为什么他对结婚这件事看似积极实则谨慎。
原来,他早就做好了完全的防备措施!
"雅萍,还有一个情况。"律师朋友继续说,"我打听了一下,陈志远的前妻就是因为财产分割问题和他离婚的。据说他当时也做了类似的财产公证,前妻一分钱都没分到。"
听到这里,李雅萍彻底明白了。陈志远不是一个寻找真爱的孤独老人,而是一个精于算计的老狐狸!
那天晚上,陈志远像往常一样给她发来问候短信:"雅萍,明天晚上我想带你去见见我儿子,商量一下我们结婚的事。"
看着这条信息,李雅萍心中五味杂陈。
李雅萍整夜没睡,一直在思考该如何面对陈志远。
第二天下午,陈志远准时来接她,要带她去见儿子。
"雅萍,你今天气色不太好,是不是没休息好?"陈志远关切地问。
"可能是最近想得太多了。"李雅萍淡淡地说。
"想什么?是不是为我们的事情担心?"陈志远握住她的手,"别担心,磊磊人很好的,你们一定会处得来。"
李雅萍看着眼前这个看似温文尔雅的男人,心中涌起一阵恶心。
"志远,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李雅萍开口道,"你对我们的婚姻,有什么期望?"
"当然是希望我们能幸福地度过余生。"陈志远温和地说,"两个人相互照顾,相互陪伴。"
"经济上呢?"李雅萍直接问道,"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安排?"
陈志远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结婚后财产怎么办?各自管理还是共同管理?"
"这个..."陈志远犹豫了一下,"我觉得可以各自管理,这样比较简单。"
"各自管理?"李雅萍冷笑一声,"那如果有一方生病需要大笔医药费怎么办?如果有一方去世了,另一方怎么办?"
陈志远的脸色变了:"雅萍,你怎么突然问这些?"
"因为我觉得这些问题很重要。"李雅萍看着他的眼睛,"志远,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没有,我能瞒你什么?"陈志远否认道。
"比如你的财产公证?"
听到这句话,陈志远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你...你怎么知道的?"他结结巴巴地问。
"这重要吗?"李雅萍冷静地说,"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要瞒着我?"
陈志远沉默了很久,才说:"雅萍,这件事我可以解释..."
然而,当他正要开口解释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
"爸,你们怎么还没到?我和小丽都在等着呢。"
"马上到,马上到。"陈志远匆忙应道。
挂了电话,陈志远对李雅萍说:"雅萍,有些事情等见了磊磊再说吧。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看着陈志远回避的眼神,李雅萍意识到,今天这一趟可能会让她看到更多的真相...
到了陈志远儿子家,李雅萍见到了陈磊和他的妻子小丽。
陈磊看起来30多岁,是个工程师,妻子小丽在一家外企工作。两人都很有礼貌,但李雅萍能感觉到他们眼中的警惕。
"李阿姨,请坐。"小丽指着沙发说,"我爸爸经常提起您。"
"谢谢。"李雅萍客气地回答。
寒暄几句后,陈磊开门见山:"李阿姨,听说您和我爸爸要结婚?"
"还在考虑中。"李雅萍如实回答。
"那我们就把话说清楚。"陈磊交换了一个眼色,"我爸爸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如果你们真的要结婚,有些事情需要说明白。"
"什么事情?"李雅萍问道。
"关于财产的问题。"小丽接过话题,"我公公的房产和存款,都已经做了公证,将来是要留给我们家磊磊的。这一点,希望您能理解。"
李雅萍看向陈志远,他低着头不敢看她的眼睛。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李雅萍问道。
"这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陈磊说道,"毕竟您和我爸爸都是再婚,各自都有子女,财产分开比较好。"
"那如果我们结婚后,生活费怎么办?"李雅萍继续问。
"可以各自承担各自的部分。"小丽说道,"或者您也可以把您的财产做个公证,这样对大家都好。"
听到这里,李雅萍彻底明白了这一家人的算盘。
"那如果志远生病了需要大笔医药费怎么办?"李雅萍问道。
"那当然是他自己承担。"陈磊理所当然地说,"他有退休金,也有存款。"
"但他的存款不是已经公证给你了吗?"李雅萍质疑道。
陈磊和小丽对视了一眼,显然没想到李雅萍会这么问。
"这个...公证是公证,但在他生前,钱还是他在用的。"陈磊解释道。
"那如果钱用完了呢?如果医药费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呢?"李雅萍步步紧逼。
客厅里陷入了沉默。
李雅萍继续说道:"我明白了。你们想要的是一个免费的保姆,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家庭成员。志远生病了,我来照顾。志远的钱花完了,我来出钱。但是志远的财产,我一分钱都别想碰到。是这个意思吗?"
"李阿姨,您这样说就过分了。"小丽有些恼怒,"我们这样安排也是为了大家好。"
"为了大家好?"李雅萍冷笑,"还是为了你们好?"
陈志远终于抬起头:"雅萍,你听我解释..."
"解释什么?"李雅萍打断他,"解释你为什么从认识我的第一天就开始防着我?解释你为什么一边说爱我,一边把财产转移给儿子?"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陈志远辩解道。
"那是什么意思?"李雅萍站起身,"志远,我问你,如果我今天同意和你结婚,你打算给我什么?"
陈志远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我告诉你们我的答案。"李雅萍看着在座的三个人,"这样的婚姻,我不要。"
"李阿姨,您别冲动。"陈磊劝道,"有话好好说。"
"没什么好说的。"李雅萍拿起包,"志远,这半年来,我真的以为遇到了一个真心想和我过日子的人。没想到,你从一开始就在算计我。"
"雅萍,你误会了..."陈志远急忙站起身。
"误会?"李雅萍冷冷地看着他,"那你告诉我,你什么时候做的财产公证?"
陈志远不敢回答。
"我告诉你,是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李雅萍说道,"也就是说,你从见到我的第一面,就在防着我。你口口声声说爱我,实际上你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
说完,李雅萍头也不回地走了。
陈志远追了出来:"雅萍,你听我说..."
"不用说了。"李雅萍制止了他,"志远,我们都是成年人,也都不傻。你的目的很明确,找一个免费的保姆和陪伴者,但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而我要的是一个真正的伴侣和家庭。我们的目标不一样,没必要再浪费时间了。"
"可是我真的喜欢你..."陈志远还在挽留。
"喜欢?"李雅萍苦笑,"真正的喜欢是信任,是分享,是愿意为对方承担风险。而你,从第一天就在计算得失,这不是爱情,这是交易。"
回到家,李雅萍给律师朋友打了电话,感谢她的提醒。
"雅萍,你做得对。"律师朋友说,"这种男人不能要。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表面上温文尔雅,实际上精于算计。"
"我真的很失望。"李雅萍叹气道,"本以为这个年纪还能遇到真心的人。"
"会有的,但一定要擦亮眼睛。"律师朋友安慰道,"真正爱你的人,是不会从一开始就防着你的。"
接下来的几天,陈志远给李雅萍发了很多条短信,都被她删除了。后来陈志远直接来她家楼下堵她,也被她拒绝了。
"李阿姨,我爸爸让我来向您道歉。"一周后,陈磊主动找到了李雅萍。
"不用了。"李雅萍冷淡地说。
"我爸爸说,他可以重新考虑财产的事。"陈磊继续说。
"晚了。"李雅萍摇头,"这不是财产的问题,这是信任的问题。从你父亲决定做财产公证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们不可能在一起。"
"可是..."
"没有可是。"李雅萍打断他,"请转告你父亲,让他去找那些只要陪伴不要财产保障的女人吧。反正现在这样的女人还挺多的。"
一个月后,李雅萍听说陈志远又在太极拳班里接近一个刚丧偶的女性。
"有些人是不会改的。"李雅萍对律师朋友说。
"这样的人,就是把婚姻当成了一种投资。"律师朋友分析道,"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半年后,李雅萍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另一个男性。这次,她学聪明了,直接把话说明白:如果要结婚,必须做婚前财产公证,但同时也要签署相互扶助协议,确保双方在生病或困难时能够得到对方的经济支持。
"这个要求很合理。"对方笑着说,"我正想和你说同样的事情呢。"
这个男人叫王建华,是退休的医生,人很实在。他主动提出了自己的财产状况,也询问了李雅萍的情况。
"我觉得,既然要结婚,就应该坦诚相待。"王建华说,"财产可以各自管理,但责任必须共同承担。"
"你的意思是?"李雅萍问道。
"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签一个协议。平时各花各的钱,但如果有一方生病或遇到困难,另一方有义务提供经济支持。这样既保护了各自的财产权益,又确保了相互的责任。"
这个建议让李雅萍很满意。这才是成年人应有的理性和负责。
一年后,李雅萍和王建华结婚了。他们按照事先的约定,各自管理各自的财产,但签署了相互扶助协议。
"你看,还是有明白人的。"律师朋友参加了她的婚礼,"真正的好男人,是不怕承担责任的。"
"是啊。"李雅萍感慨道,"陈志远让我明白了什么叫虚假的爱情,王建华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伴侣关系。"
婚后,李雅萍和王建华的生活很和谐。他们各自保持着独立的经济状况,但在生活中相互扶持。王建华生病时,李雅萍主动承担了医药费的一部分。李雅萍家里装修时,王建华也主动出钱帮忙。
"这才是夫妻应该有的样子。"李雅萍经常这样对朋友说,"不是计算得失,而是相互负责。"
两年后,李雅萍偶然听说陈志远还在到处相亲,但一直没有成功。
"听说他的条件越来越高了。"太极拳班的朋友告诉她,"要求对方不仅要有退休金,还要有房子,但他自己的财产还是不愿意分享。"
"这样的人,注定要孤独终老。"李雅萍摇头道。
"不是所有的孤独都值得同情。"王建华说道,"有些孤独是自作自受。"
如今,李雅萍和王建华已经结婚三年了。他们经常一起旅行,一起学习,一起享受晚年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有真正的信任和相互的责任感。
"雅萍,谢谢你当初的坚持。"王建华经常这样对妻子说。
"谢什么?"
"谢谢你没有因为陈志远的事情就不再相信爱情。"
"真正的爱情值得等待。"李雅萍笑着说,"而虚假的爱情,越早识破越好。"
当他们的故事在社区传开时,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来向他们取经。大家都说,李雅萍和王建华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晚年,也要相信真正的爱情,但同时也要保持理性,保护好自己。
真正的爱情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索取,而是相互的信任、尊重和责任。那些从一开始就在算计的人,给不了你真正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