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新关税的警报声,还在全球金融市场回荡之际,一场在吉隆坡的谈判迅速扭转了局势。
短短数日内,从剑拔弩张到达成“非常实质性的框架”,这出贸易战的跌宕剧情再次上演“变卦”戏码。
01 紧张升级:从贸易摩擦到关税悬崖
今年10月,中美贸易战火再度升温。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新关税,此举被视为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的反制措施。
这场贸易战的高风险博弈让全球金融市场瞬间紧绷。
贸易战硝烟并非一夜弥漫。回顾2025年,中美关税较量已历经多次螺旋式升级。
今年4月初,美国政府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开始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一系列关税,双方在短短一周内竟将关税水平推高至惊人的125%。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在10月16日明确表示,中方近期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
防止稀土非法流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当用途,是中方的正当权利。
02 吉隆坡转折:框架协议达成
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温之际,两国经贸团队于10月26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磋商。
中国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与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周六抵达吉隆坡,出席此次关键的中美贸易磋商。
美国财政部官员表示,周六在吉隆坡举行的美中首轮贸易谈判“具有建设性”,预计磋商将持续进行。
财政部发言人称:“今日谈判已结束,会谈气氛积极且富有建设性,预计明日上午将继续进行。”
谈判结果出乎意料地积极。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在吉隆坡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推进领导人可以审查并决定是否要共同缔结的协议类型的最终细节”。
03 协议轮廓:互相让步求平衡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证实,已经达成了一个“非常实质性的框架”,但最终条款仍取决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和中国领导人之间的高级别会晤,预计将在下周举行。
如果获得批准,该协议将使美国摆脱关税悬崖,该悬崖曾威胁最快在下个月对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征收100%的关税。
对零部件制造商来说,同样紧迫的是中国10月份收紧稀土管制的举措,该举措将许可要求从原矿扩大到加工化合物、磁铁和抛光材料。
贝森特国务卿表示,中国将就稀土出口管制提供“某种推迟”,但双方都没有表示他们已经达成最终协议。
04 美国困境:关税战的反噬效应
特朗普政府发动“关税战”的背后,是美国经济自身承受的“苦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的增速将放缓至2%,2026年将稳定在2.1%。
这一预测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增长与2024年相比将显著放缓,主要原因在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贸易壁垒增加及劳动力和就业增长放缓。
美国联储局发布最新经济形势调查报告(即“褐皮书”)显示,受加征关税影响,2025年9月初到10月中旬美国所有联邦储备区物价继续上涨。
许多联邦储备区报告预计,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将拖累经济活动。
彭博社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美国对华贸易战持续至今,中国每日对美出口额仍维持在数十亿美元水平,这表明特朗普政府相关政策的实际效果有限。
报告指出,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实质上已告失败”。
05 中国应对:韧性下的战略定力
面对美方多变、善变的对华经贸政策表态,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0月14日重申了中方一贯立场:关于关税战、贸易战,“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这种简明扼要的回应,背后是中方在这场持久贸易战中形成的战略定力。
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经济展现极强的韧性和优势,经受住了包括“贸易战”、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及“关税战”等连续重大不确定性挑战。
中国的优势在于制度创新、超大市场、超强产能和科技创新的系统集成,因而将推动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左右。
在稀土这一关键战略资源领域,中国拥有显著优势。当前,中国的稀土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69%的冶炼分离产能以及90%以上的精加工产能。
中国掌握全球稀土90%以上处理能力的核心在于“技术领先的分离工艺+一体化协同系统+成熟工业集群+低电价与冶金副产资源协同利用+政策集中控制能力”。
06 全球影响:贸易体系遭受冲击
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不仅影响两国经济,也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了严重破坏。南方中心执行主任卡洛斯·科雷亚日前指出,美国的单边主义严重破坏全球贸易体系。
受美方做法影响最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失去出口收入”、“产品失去竞争力”、“就业岗位流失”。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越南与柬埔寨可能是亚太地区受冲击最严重的经济体,出口萎缩幅度预计高达19.2%与23.9%,远超亚太地区6.4%的平均水平。
全球经济互联深嵌,构建了最具效率的分工网络,“关税战”试图打破这种平衡,极具破坏性且引发产业连和供应链的供需失衡,抬高了贸易成本。
华盛顿特区的决策者们终于明白,那份原定于11月1日生效的100%关税方案,只会让美国自己的金融市场率先崩盘。
全球两大经济体的博弈从未停止,但这一次,双方在悬崖边缘同时选择了刹车。
没有人知道下一轮“变卦”何时到来,但至少此刻,吉隆坡的谈判桌上已经点亮了一盏微弱的信号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