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1元股不是黄金坑!65家退市股锁定85万散户,三板暴跌78%成财富陷阱

发布日期:2025-08-21 13:11 点击次数:121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一位全仓ST苏吴的股民,账户里13万本金如今只剩2万。

亏损率85%,整整11万元蒸发。

他去年5月以10元价格买入这只股票,当时公司还是爱美客的合作伙伴,股价曾高达42元。

谁都没想到,这笔看似稳妥的投资,成了噩梦的开始。

ST苏吴的崩盘轨迹像一部精心设计的绞肉机。

从去年5月到今年4月,股价连续阴跌11个月。

中途抄底的散户不断涌入,股东人数从去年6.2万猛增38.76%,达到8.62万人。

许多人以为10元已是底部,毕竟相比历史高点跌幅超76%。

今年2月,公司突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部分投资者反而兴奋起来:“低位利空就是进场信号! ”他们不知道,调查背后藏着一颗核弹,ST苏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金额高达18.51亿元。

其中虚增营收17.71亿,虚增利润7600万。

7月行政处罚书落地,坐实强制退市铁锤。

退市公告发布时,股价已跌到2元区间。

随后连续跌停砸穿1.3元关口。

那些期待“主力自救”的散户彻底傻眼。

有投资者在0.94元割肉,13万本金只剩1.2万。

更多人选择死扛:“都亏这么多了,不如赌它回三板重生”。

类似剧情正在批量重演。

2025年初,ST吉药以0.21元退市,3万股东被永久锁仓。

浙江股民老陈在跌破1元时重仓抄底,三个月内98万缩水至21万。

更早的蓝盾股份案例更惨烈:2023年退市前,神秘大户斥资200万买入998万股,转入三板后股价跌至0.08元,持仓市值不足80万,亏损幅度超95%。

2025年退市新规像一台精密仪器。

新增“连续3年财务造假+金额超2亿”红线,ST富润等7家公司因此被立案。

面值退市占比从2019年的17%飙升至2024年的63%。

交易类退市流程完全标准化: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1元→交易所终止上市→15天退市整理期→转入老三板。

整理期暗藏残酷规则。

投资者需签署风险揭示书,开户满2年且持仓不低于50万才能买入。

这直接将90%散户挡在门外。

而退市后进入的老三板,才是真正的财富坟场。

ST美好退市后遭遇23个连续跌停,其中18天成交额为0。

单日最高成交仅1.2万元,12.6万股东中86.4%持仓市值不足5000元。

老三板交易成本更令人窒息。

卖出1000股ST美好,需支付0.3%确权费加0.025%过户费。

若股价0.09元,实际到手仅53.55元,手续费占比超40%。

ST鸿达投资者在2元抄底2100万股,遭遇31个一字跌停,资金瞬间归零。

为什么散户前赴后继跳火坑? 低价幻觉是首因。

当ST苏吴跌破1元时,很多人误判“已跌无可跌”。

事实上老三板理论跌幅可深至0.01元,ST爱康退市后从0.37元阴跌至0.08元,43个跌停未开板。

赌徒心态推波助澜。

总有人幻想成为下一个汇绿生态,这家公司退市五年后重新上市,首日暴涨560%。

但数据冰冷:近三年退市股在三板平均跌幅82%,真正重新上市的案例不足3%。

致命的是对标心理。

ST苏吴投资者曾将其对标“双创药业、ST亚振等翻倍牛股”。

他们选择性忽视这些公司退市前已被借壳重组,而ST苏吴大股东早在立案前质押99%股份,随时准备弃船。

维权? 理论上可行。

新证券法确立集体诉讼机制,泽达易盛7195名投资者获赔2.85亿。

但人均仅3.89万,维权周期长达两年。

对那位80万本金退市后只剩7万的单亲妈妈来说,远水救不了近火。

广州李先生的故事更具警示性。

2024年底,他挪用孩子30万学费抄底某退市股。

半年后市值蒸发18万,学费彻底被锁死。

而这一切,始于他轻信“股价低于1元必反弹”的论坛神话。

监管利剑仍在高悬。

2025年新增“造假退市”红线后,65家公司锁定退市命运,波及85万散户。

当ST苏吴终止上市的钟声在深交所响起,8万股东终将明白:那些看似黄金坑的1元股,其实是填不满的资本黑洞。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