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一篇文章,观点挺狠,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无奈,几乎把五角大楼那帮精英的脸都快抽肿了。文章复盘了太平洋战争时期菲律宾是怎么丢的,然后话锋一转,直指当下:一旦中美开片,美军主力就别想着在第二岛链内撑着了,哪怕把航母当消耗品填进去都没用,唯一的活路就是立刻、马上,全线收缩到以夏威夷为核心的第三岛链去,在那儿可能还算安全。
这番论调,搁几年前绝对是笑话,但现在,没人笑得出来。让一贯强势的美国人说出这种退守的话,原因无他,就是咱们的歼36。
这事儿得从几个月前几张流出的照片说起。自打2024年12月26号首次上天,歼36就一直被外界当成纯粹的第六代战斗机来琢磨。结果照片一出来,尤其是那张正面驾驶舱的视角,美国的军事专家们对着屏幕反复拉伸、分析,脑门上冷汗都下来了。他们发现自己可能从一开始就搞错了,错得离谱。
这哪里是什么纯粹的战斗机,这分明就是一架能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的歼轰一体机!
照片里,那庞大的座舱玻璃被支撑框清晰分隔,整个机头和机翼完全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翼身融合的科幻感。最关键的是,机腹下面有三个清晰的舱盖,一大两小,这布局和歼20完全不是一个路数。那个硕大的主弹仓,尺寸看上去甚至能轻松塞进去现役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或者是长剑20这类对地攻击的大杀器。
更颠覆认知的是它的动力系统。机头两侧的边条翼下方,各有一个加莱特进气道,机背上还有一个,再加上尾部三台发动机留下的喷口痕迹,答案不言而喻——三发布局。这种品字形的三发布局,跟传统战斗机追求轻盈灵巧的设计理念背道而驰,反而和俄罗斯苏34那种专职舔地的战斗轰炸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套由两台涡扇发动机和一台压燃冲压发动机组成的动力组合,理论上能把这架庞然大物推到接近4马赫的极速,航程更是可能超过700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歼36的作战半径能轻松达到3000公里。
现在,我们把地图打开。美国人费了七十年心血搞出来的岛链战略,是其国策卿杜勒斯在1951年划定的三条封锁线。第一岛链从日本列岛,经台湾岛,到菲律宾,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美军基地,是贴在中国家门口的锁链。第二岛链以关岛和日本横须贺为核心。第三岛链,就是夏威夷了。
过去,我们的活动范围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第一岛链内。可歼36这三千公里的作战半径一出来,整个游戏规则就变了。它不需要空中加油,就能在第二岛链的核心区域,比如关岛,上空自由漫步。关岛上部署着美军引以为傲的B21隐身轰炸机、大型加油机和运输机,这些过去被视为高枕无忧的后方核心资产,在歼36的大功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侧视雷达面前,将无所遁形。一旦识别,那个巨大的内置武器仓里携带的空空导弹可不是吃素的。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美国海军学会会发出那样的悲观论调。事实上,即便没有歼36,锁链也早已开始松动。就在今年6月10日,咱们的辽宁舰和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已经首次突破了所谓的第二岛链,晃悠到了硫磺岛附近海域,距离关岛基地只剩下一千公里。
这事儿把日本防务省吓得不轻,当天就紧急召开发布会,呼吁各方高度关注。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则是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中国军舰的相关活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希望各方理性看待。这话翻译过来很简单:以后这种场面会经常有,大家早点习惯就好。
更有意思的是,对于这次双航母的行动,五角大楼全程保持了令人不安的沉默。有时候,一声不吭,比声嘶力竭的抗议更能说明问题。他们心里清楚,那条经营了快八十年的锁链,已经拦不住人了。
如果说,航母的行动还让五角大楼对退守第三岛链这件事心存幻想和不舍,那我想,所有的发言权都应该交给歼36。它会用实力打动他们的,哪怕是打动未来的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