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的三位航天员快要回来了,过去的航天员返回任务里,负责搜救和回收的空中队伍一般都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如今,队员们已经在东风着陆场坚持了超过20天的训练,咱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准备情况咋样。
视频还在加载中啊,等会儿就能看了,别着急。
在神舟二十号飞船返航前的最后一次全面演练中,天色渐暗,五架直升机携带多支搜救队伍依次起飞,聚集到指定空域待命。随后,根据预计落点进行调整,迅速集合,精准抵达着陆区域上空,第一时间精准降落在模拟返回舱附近。
神舟二十号搜救回收空中分队,王雯娟表示,我们以返回舱着陆点为中心,安排了五架飞机,呈边长大概26公里的正方形阵列,逐步由低到高,在空中有序部署,确保返回舱着陆点始终处于这个正方形区域的正中央。
负责搜救回收任务的五架直升机中,包括一架指挥机、一架通信机、一架医监医救机,以及两架医疗救护机。自从上个月抵达着陆点后,这支空中分队就开启了“飞3备1”的紧密训练,截止到现在,已完成七次单独演练和五次联合练习。
虽然神舟二十号的返回舱还是瞄准东风着陆场西区落地,但因为半年前神舟十九号飞船临时改到东区着陆,为了更好应对突发情况,这次空中分队首次把夜间训练的地点放在了东风着陆场的东区。
神舟二十号的搜救回收任务中,空中分队的董阳提到,东区的地势比西区更加复杂,起伏不平,树木密集,这对着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个情况,他们还特别进行了夜间索降的飞行技巧训练。
神舟二十号的搜救回收行动中,空中分队的王超说,这里特别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沙尘非常多。在直升机起飞和降落时,沙尘会被吹起,可能会对发动机、旋翼和尾桨带来损伤。为此,他们特意带了孔探仪,每次飞行结束后,都会对发动机的内部叶片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
这次负责空中搜救回收的,是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他们已经第十八次承担神舟飞船的任务了。此次任务中,空中分队在机组安排上格外讲究,都是采用双机长的模式,每架飞机都配备一位特级飞行员,带着一级飞行员。
神舟二十号的搜救回收任务中,空中分队安排得挺周到,王雯娟说,设置了双机长、双机械师,每架飞机都配备了领航员。我们所有的机长都累计飞行时间在4000小时左右,这些老手多次参加神舟飞船的搜救任务,经验丰富得很。
神舟二十号的搜救回收任务中,空中分队的唐梓峰表示:“现在咱们都准备妥当了,大家的思想稳定,技术水平过关,装备也都调试得挺好。整支空中分队有信心、有能力把这次回收任务圆满搞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