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中国对美大豆“釜底抽薪”,特朗普的农民票仓被精准打击,美国政坛要变天?

发布日期:2025-08-22 20:16 点击次数:152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全球农产品市场,现在可不是简单的买卖了。一颗小小的豆子,如今分量重得惊人,里面装满了地缘政治和经济较量的各种心思。你看,中国最近就对大豆进口来了个大调整,直接又干脆。

这一招,可把美国国内搅得天翻地覆,连他们的老牌政治根基都跟着晃悠起来。今儿我们就好好聊聊这“大豆事件”。看看它怎么把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玩了个大变样,又怎么深刻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格局。更别提中国在复杂国际关系里头,这步棋走得多有智慧了。

农民的苦水,总统的烦恼

美国中西部的老农民,几十年都是共和党的铁杆支持者。他们思想保守,对特朗普总统更是死心塌地。

可最近中美贸易摩擦一闹,他们的大豆堆得跟小山似的。根本卖不出去,价格还一跌再跌。

这下,农民们对政府的支持,可就有点动摇了。他们的心,也开始活络起来。

美国大豆协会的主席,之前就急得给白宫写信。他直言,农民们快撑到“极限”了。

他们抱怨说,种子化肥农药一样没便宜。可大豆却砸在手里,还得倒贴钱去存。这日子,真是没法儿过了。

要知道,过去我国市场,可是吃掉了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出口。一年就是上百亿美元的生意。

现在突然没了这块大蛋糕,美国农民真觉得是断了“命根子”。主要收入一下子就没了大头。

美国农业运输联盟的头儿,把这眼前的困境形容成“一场全面爆发的危机”。

今年四月,我国大手一挥,直接取消了好多美国猪肉和黄豆的订单。

尤其是猪肉,取消量创了2020年以来的新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的美国干草出口商,因此裁了四分之一的员工。几千吨货就那么晾着。

这些货要么烂在地里,要么只能低价转到别的国家。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也挺扎眼。

今年五月某个星期的美国大豆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可是大幅跳水。

关税这事儿,影响范围可广了,不光大豆。加州的樱桃价格跌得不成样子。

华盛顿州的苹果卖不出去,最后只能榨成果汁。出口价跟着一路下滑,农民们心里那叫一个苦啊。

美国媒体当时都用“中国的‘不’字让美国农民心碎”当头版标题。字里行间都是农民的辛酸。

这些农产品滞销,可不就是农场要倒闭的信号吗?农民日子不好过,对政府哪还有好脸色?

今年八月,特朗普总统还在公开场合呼吁我国多买点大豆,好削减贸易逆差。

可我国偏偏就从大豆这儿下手,精准地戳中了特朗普的政治软肋。

因为农业州,那是美国选举的兵家必争之地。农民一旦不高兴,那股子反弹劲儿,能直接把政治压力顶到天上。

咱家有粮,心里不慌

面对外面那些不确定因素,我国可没闲着。正憋着一股劲儿,从各个方面对农业进行战略大转型。

目的嘛,就是把国内大豆的生产能力提上去,消费结构也优化优化,再多找几个进口渠道。

这样一来,我们自己的供应链就更结实、更自主了。

“大豆振兴计划”早就启动了。在东北那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大豆种植面积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在1.5亿亩以上。

国产大豆的产量也厉害,从以前的1200万吨,直接飙升到了2000万吨。

国产大豆的自给率,也从不到10%一下子提到了接近20%。在黄淮海平原,玉米和大豆套种的技术推广得特别好。

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豆”的好效果。现在,无人机播种和智能监测系统,也早就用在了我们的农业生产里。

再看看消费这头,低蛋白日粮技术正在全国普及。通过添加工业合成氨基酸,饲料里豆粕的比例,从17.3%降到了13%。

别小看这项技术,它能让每头猪少吃31公斤大豆,直接给养殖户省了一大笔钱。

这项技术用得广了,我国每年能少用1000多万吨豆粕。这可相当于每年少进口1400万吨大豆啊!

有个粮油集团,大豆加工损耗率比五年前还降低了3个百分点。每年能多生产30万吨豆油。

瞧瞧,中国才用了七年时间,就建成了从种到吃,全链条都杠杠的韧性。

航线大挪移,谁是新宠儿?

最近,我国的进口商已经大手笔地从巴西采购了240万吨大豆。就连九月份的大豆进口任务,也基本是板上钉钉了。

海关数据清清楚楚,七月份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同比下降了11%,才区区42万吨。

可同期从巴西那儿进来的大豆,直接创了新高。

我国可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一年要进口上亿吨。以前呢,美国和巴西一直是我们最大的大豆供应商。

但现在你瞧,我们正一步步把市场份额往巴西那边挪。美国那边的份额,就一直在悄悄缩水。

我们转向巴西,可不光是为了避开风险。降低成本也是一大考量。

巴西的供应能力现在是越来越强,价格上也更有优势。他们的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而且气候条件好,一年能收好几茬。

就算中美以后能达成什么协议,我国也未必会像以前那样,大批量地去买美国大豆了。

因为市场这东西,一旦转移了,想再扭回来可就难了。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农业部就宣布,要从南美进口超过3000万吨大豆。

四月、五月、六月,南美大豆到港量分别是850万吨、1200万吨和1100万吨,那叫一个扎实。

我国的进口商甚至提前锁定了今年九月和十月,总计1200万吨的南美大豆订单。这手笔可真不小。

数据摆在那儿,2017年我们从美国进口大豆3285万吨,占总量的34.4%。

可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直接腰斩,跌到了1664万吨,占比骤降到18.9%。

再看2024年,美国在我们大豆进口市场的份额,已经从40%跌到了20%。

同期再看巴西,2018年对华大豆出口6608万吨,占我们总量的75.1%。

到了2024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更是攀升到7465万吨,占比高达71%。

而且我国还通过“一带一路”,从阿根廷、俄罗斯、乌拉圭这些国家进口大豆,多条腿走路。

今年六月,我们单月进口大豆1226万吨。其中973万吨来自巴西,而美国只占了72.4万吨。

国际市场的定价权,正在悄悄地转移。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下跌的时候,巴西大豆报价却能逆势上涨3%。

我国的采购订单,甚至都排到了2026年,这说明啥?说明我们底气十足,话语权越来越重了。

这盘棋,我们怎么下?

中美贸易谈判到现在,还在那儿拉拉扯扯,关税也一直没取消。这对美国农产品来说,就是持续的打击。

还记得2018年吗?特朗普总统的政府对我们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大豆就在其中。

美国大豆协会当时预测,我们加关税会让美豆出口减少65%。可现实比他们想的还要惨烈。

今年十月,美国那边还要搞个“中国造船入港收费恶规”。意思就是,我国造的船停靠美国港口,得按货物量缴费。

连集装箱运的农产品都不能幸免。那些美国的高价农产品,比如冷藏牛肉、奶制品、水果,每吨还得额外多掏20到50美元。

这场贸易战,明摆着就是“拿美国人的生计在赌博”嘛。

可有意思的是,贸易摩擦反而把我国给“逼”得更开放了,也顺势重塑了全球产业链。

你看上海港,那多元化的集装箱码头贸易网络,让我国手里始终攥着主动权。

大豆采购量,完全可以当成谈判的筹码,放到更大的贸易协议里去谈。

我国可以在关键时候示好,也可以继续施压。就看特朗普总统怎么选了。

这大豆事件啊,可不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它更是个实实在在的政治风向标。

特朗普总统外面没搞定,自己家里的政治环境也越来越糟。

今年八月,中美双方倒是宣布把“关税休战”延长了90天。可我国的立场一直都很明确:贸易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

外交部发言人说得好,“关税战没有赢家,美方若真想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施压”。

我国,从来就没退缩过,也没示弱过。这份底气,就来自我们自己走的路,以及对全球共赢大格局的深刻理解。

这颗豆子,到底说了啥?

你看,就是这么一颗小小的豆子,却成了全球化大潮里,力量此消彼长、贸易格局大洗牌的一个缩影。

面对外面那些挑战,我国可没含糊。我们深入改革国内农业,灵活调整国际采购策略。

还把贸易当成了手里的战略筹码。这每一步,都展现出我们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执行力。

这事儿不光关系到我国自己的粮食安全和经济韧性,更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

甚至重塑了全球农产品的贸易地图。在这么复杂的国际关系里,我国能做到“不退缩、不示弱”。

这份坚定底气,就来自我们对自身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全球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大格局的深刻洞察。

那么,你觉得这场“大豆风波”还会怎么演变?未来的全球农产品市场,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一起聊聊!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