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钱:基础养老金,退休待遇的“保底盘”
基础养老金是退休收入中最稳定的部分,计算公式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 2 × 总缴费年限 × 1%。
例如,某地社平工资6000元,本人平均缴费工资6000元,缴费30年,每月基础养老金为(6000+6000)÷2×30×1%=1800元。 这部分待遇与社平工资挂钩,确保退休人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第二笔钱,个人账户养老金,自己的“养老储蓄罐”
个人账户养老金来源于在职时每月扣除的养老保险费用(通常为工资的8%)及其利息积累。
退休后,总额除以计发月数发放(60岁退休按139个月计算)。 例如个人账户余额13.9万元,60岁退休每月可领139000÷139=1000元。 账户余额未领取完可继承,实现个人缴费的终身回报。
第三笔钱,过渡性养老金,“中人”专属的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针对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用于补偿改革前未实际缴费但计入工龄的“视同缴费年限”。
计算公式为:当地社平工资 × 视同缴费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通常1.2%-1.4%)。 例如视同缴费10年,过渡系数1.3%,社平工资6000元,每月可领6000×1×10×1.3%=780元。 这部分是“中人”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核心待遇。
第四笔钱,职业年金与调节金,补充福利的“加分项”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通常单位8%、个人4%)。
例如某人工龄25年,缴费指数1.2,社平工资6500元,职业年金可达727元/月。 过渡性调节金则用于平衡地区差异,如艰苦边远地区附加补贴,金额依地方政策而定,需通过社保热线或窗口具体查询。
第五笔钱,待遇调整补发金,“中人”的追溯权益
因养老金核算复杂,“中人”退休时常按临时标准发放,待正式核算后补发差额。
例如某退休人员新老办法计算差额300元,2023年退休按90%比例补发,即每月补发270元。 补发金额取决于地方进度,需主动核对个人养老金明细。
实操指南,算清五笔钱的关键数据
缴费年限,含实际缴费与视同缴费年限,决定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基数;个人账户余额,可通过社保APP或窗口查询,直接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
当地社平工资,退休时上年度数据,决定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水平;过渡系数与职业年金政策:需咨询单位人事部门或12333热线,确保地方细则无误。
“中人”养老金结构虽复杂但核心逻辑清晰。 掌握关键数据,主动核对明细,即可避免错漏。 十年过渡期即将收官,精准理解政策是保障退休生活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