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近来西班牙军方的个决定在欧洲防务圈里掀起了不小的议论。
他们批准了一个花费2.618亿欧元的改造方案,打算把121辆服役了二十多年的皮萨罗步兵战车整修翻新。
这个工程从现在一直持续到2031年,平均每辆战车的改造花费都超过了200万欧元。
你得知道,这些战车其实都是1996到2003年间制造的老货,现在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翻新,很多人都在琢磨:干脆直接买新的不是更好吗?
西班牙部长会议在十月底批了这个改造方案,具体的执行工作就交到了通用动力旗下的圣巴巴拉系统公司手里。
这家公司不仅拿到了改造的订单,还得到差不多2.05亿美元的贷款拨款。按计划,这121辆老兵车改装完毕后,性能得跟西班牙陆军第二批83辆皮萨罗战车的水平看齐。
改造内容确实挺全面的,火控系统得换个新款,车载电子设备和配电系统也要升级一番,还得装上先进的热成像仪,使炮手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准确锁定目标。
指挥官的控制平台也得跟上时代,加入更加智能的情报整合功能。再者,车辆的活动部件需要检修更新,底盘的内外都得重新整修一遍,还要装上政府提供的导航装置。
不过说到底,这事儿的关键在于,欧洲那些国家最近几年都忙些什么呢?像德国,九月份刚刚公布要买新一代美洲狮步兵战车的升级包;而波兰,更是直接从韩国进了一大批K2坦克和K9自行火炮,总数上千辆。
就算是经济状况不咋地的意大利,也在推动“半人马座”装甲车的升级换代。伴儿们都在把钱投在新装备上,反倒是西班牙偏偏选了给旧装备续续命。
这个决定背后其实藏着西班牙的算盘。他们目前一共有261辆皮萨罗装甲车在用,既有指挥型也有工程型。要是全都换新,那可是个惊人的数字,得花不少钱。
花费2.6亿欧元把这些旧车稍微改一改,至少还能使用十年、八年左右。这次改造也是西班牙64.7亿美元国防投资计划中的一环,预算毕竟要分散到许多方面,不能全部都投在步兵战车上。
从技术角度讲,皮萨罗战车的基本设计还算可以吧。它的底盘结构挺结实,改装空间也不错。
经过炮塔升级之后,能够装载的弹药类型变得更多样,武器系统的命中率和精准度也会随之提高。
新配备的热成像仪确实能帮着解决老设备在夜间作战时吃亏的问题。指挥控制系统一升级,信息传输的速度会快很多,这一点对于现代化作战来说,可真是关键呀。
不过那7年的工期,真让我费脑筋啊。按圣巴巴拉公司的节奏来算,平均每年也就能搞定不到20辆车的改造。这速度在军事装备升级这些事儿上,算是挺慢的了。
有军事分析师说,这么拖拉的工期,前头改好的战车,等项目一结束,可能还得再折腾一下,升级点系统啥的。技术更新太快了,2025年装进去的电子设备,到2031年就可能落后了。
欧洲的防务圈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倒挺有趣的,有个法国军事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西班牙的这个决定其实反映了那些中等军事强国在装备升级时遇到的两难境地,既得保证基本的军事实力,又得考虑到财政的承受范围。
德国智库的报告里谈到,西班牙军队近些年在装备升级方面明显追不上德法英等国家,这次的改造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想减缓装备差距再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这次西班牙的改造计划还涉及其他方面的国防体系升级,比如在空中训练方面做了不少投入,战机模拟训练设备得换新,地面战术演练场也要搞智能化改造。
这些投入加起来确实不算少,不过把资金摆在这么多项目上,每个项目能拿到的资源就有限,这也难怪步兵战车的改造会拖这么久。
从性价比来看,平均每辆车改造花费200多万欧元,配得上买到一些国家的二手高端设备了。
不过,军事装备可不是简单的买卖那么简单,还关乎产业链的布局、就业岗位的保障,以及技术的传承和保存之类的事儿。
圣巴巴拉公司是西班牙本土的防务厂家,这笔订单不仅能稳住不少工作岗位,还能让西班牙保持一定的装甲车辆维护和改装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花的钱其实不全是在买战车,更是在维护本国的国防工业底盘。
虽然西班牙的这个改造项目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也算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所做的一个实际的抉择。
用26亿欧元把121辆老旧战车重新整修,工期还拖到2031年,确实觉得挺慢骑的。
要是考虑到保持装备的数量、保护国内产业,以及还要兼顾其他国防支出,这个方案其实也是经过权衡之后的决定。军备的更新可不是光靠技术能搞定的,里面牵扯的东西多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