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徒弟教得有模有样,结果师父自己却吃土,这在印度的市场上可是常见得很呀!"
中国的老板们一腔热血,像玩游戏一样飞奔去印度开厂,把技术当成糖果,乐呵呵地教给当地小伙伴!
到底咋回事儿呢?
等技术先进了、生产力也嗖嗖上去了,结果企业却被门口的风给卷走了。
保变电气在印度的那些年简直就像是在拍一部悲喜剧,真是跌宕起伏、哭笑不得!
2012年,印度政府就像个热情的小推销员,拼命给出各种折扣:免税、零关税、优先签单,简直把保变电气当成了金光闪闪的财神!
保变电气真心大方,直接砸下4.65亿造新厂,还特地给了1.2亿把印度的工程师接到保定培训,技术全都毫不藏着掖着地教给他们!
当时印度的电网真的缺乏大功率变压器,各地方的电力公司都在等着用,保变电气的技术刚好能派上用场。
双方合作得乐呵呵,印度小伙儿学得像海绵吸水,而咱中国的大师傅教得那叫一个细致,一切都显得美滋滋的!
好日子没多久,2020年一来就变得奇奇怪怪的了。
印度当局开始玩起了小聪明,第一招就是给你卡个死。
保变电气准备花更多的银子搞大工程!
最致命的招数就是第三个:补贴让你心疼。
印度阿特兰塔企业一拿到政府的钱,就把产品价格压得比保变电气低了10%-15%,那我们还怎么玩呀?
最终保变电气2023年整年赚的钱少得可怜,只有三万块,你没听错,就这三万,连个上班族一个月的工资都比不上!
搞笑的是,这个阿特兰塔就是当年保变电气自己亲自捧起来的帮手。
十几年默默掏心掏肺的技术和市场扔了块儿砖,结果就成了泡沫。
中企一窝蜂地摔得稀巴烂,保变电气的事儿可不是孤例哈。
比亚迪早在2007年就跑到印度咯,跟当地公司搭伙搞电动巴士,结果在市场上也扎了根。
上汽名爵的历史简直像个神话!
辛苦在印度搭起的生产基地,本土化做得热火朝天,结果碰上印度政府非逼着把控股权让给JSW集团,真是哭笑不得啊!
这不就是打劫嘛!
上海电气的日子真是惨得像被踢了个猪肚!
2008年咱们接了印度莎圣电厂一个价值13亿美元的设备订单,6台电站2015年全部准时交付,结果印度那边就是赖着不付尾款!
上海电气在2019年闹着要找仲裁,要追回13.5亿美元,结果印度那边居然反过来在孟买的法庭上要了21.33亿,真是搞笑了!
这场官司打到还没个完,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中钢集团的遭遇真是让人生气得想拍桌子!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塔塔集团搭建高炉,项目一完成,人家核心技术团队非得跑了,还在东南亚开始打价格大战,咋这么憋屈呢!
瞅这几个事儿,你会发现印度玩的特别明白:先是打折促销,把外国资金拉过来,然后逼迫人家交出技术,等咱们的本土公司学到本领了,就开始各式各样地把外资赶跑!
开头,数据简直是菜得不行!
印度的制造业在GDP里的份儿,不是往上涨,而是从2020年的15.3%掉到了2024年的14.3%,简直就像打了个滑溜梯!
你晓得不,中国的制造业可是占了28%呢,这个差距可不是随便找个蛤蟆就能比的!
咋个会成这样呢?
莫迪政府那一套保护政策,简直就是给自己绑上了大铁链,动弹不得!
外资公司得支持咱家这儿的供应链,技术学完了就像个热锅上的蚂蚁,立马被踢出局!
这种做法一时能让印度的公司赚点小钱,长远来看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劳动法简直就像一锅煮熟的面条,乱成一团!
全国有四十多部劳动法,从中央到地方加起来一百五十多部,企业想明白都快晕得像头被门夹了一样!
最痛快的是,裁人可是个大难题,超出一百号人的公司想辞人得找政府点头,可政府就像个锤子,不轻易答应!
连苹果这家大牌子都被弄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真是没法子啊!
苹果为了应对建厂的需要,卡纳塔克邦2023年硬是改了个法律,允许12小时换班和女员工晚上加班,这仅仅是表面上的修修补补,整个国家的劳动法依旧是一团乱麻。
最后呢,苹果的iPhone在印度的生产能力虽然增加到25%了,可大部分还是在拼拼凑凑,那个高大上的零件还是得靠外国货。
2024年春节一过,中国产的手机供应链公司遇到签证大滑坡,员工简直连印度的门都进不去!
好几家显示模块公司直接把订单扔回中国了,印度那边的工厂赶紧关门大吉!
这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脸上抹泥巴!
全球的钱袋子看到印度这招玩得火热,没几个傻瓜企业愿意再当冤大头,大家都开始捯饬自己的供应链啦。
2024年,外国老外们从印度股市里抽回了300亿美金,这十年来光是撤走的外企就有3400多家,光这数据就像打脸似的,说明了不少事儿!
简单点儿说,就像不把鸡蛋都塞进一只篮子里,要把它们撒得更广,找不同的人来供货,同样的零件就得找好几家,运输的路子也要有备选方案!
这玩意儿可能花钱有点多,可是稳妥得很,风险都被揪得死死的!
这供应链搞那么多花样,对印度来说简直是个大麻烦啊!
一旦企业的选项多了去,印度的讲价本事就跟冬天的麻雀一样不值钱了。
要是印度继续这样搞下去,不整点实在的法治和契约精神,这些理想恐怕就跟泡沫一样,抓都抓不住啊!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