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家的警告正在变成现实。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多年前的预言,如今正以最糟糕的方式应验。这位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一再警告:西方正在把俄罗斯推向中国,这将造成美国无法承受的地缘政治灾难。
一、一场本可避免的战争
米尔斯海默早在2014年就指出,乌克兰危机根源在于北约东扩。2008年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承诺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未来可以加入北约,这触碰了俄罗斯的战略红线。
俄罗斯历来将乌克兰视为重要安全缓冲带。历史上,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军队都曾通过乌克兰平原入侵俄罗斯。对莫斯科而言,北约东扩至乌克兰不是地缘政治调整,而是生存威胁。
西方决策者忽视了这些警告,继续推进与乌克兰的军事合作。结果就是2022年2月爆发的全面战争,以及2025年仍在持续的冲突。
二、战争陷入僵局,各方皆输
截至目前,俄乌双方都已付出惨重代价。俄罗斯伤亡人数超过40万,乌克兰士兵死伤同样惊人。乌克兰GDP大幅缩水,关键基础设施遭到系统性破坏;俄罗斯通胀高企,经济承受巨大压力。
然而战局呈现明显不对称性:俄罗斯凭借更大的人口规模、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强的军工产能,逐渐占据上风。乌克兰军队在武器供应不稳定、兵源短缺的情况下艰难支撑。
西方援助未能改变战场平衡。美国提供的上千亿美元军事援助,欧洲接纳的数百万难民,都未能扭转战局。反而欧洲遭遇能源危机,民众生活成本飙升;美国分散了本应聚焦亚太的战略资源。
三、中俄走近:美国最担心的局面正在成为现实
战争的最大战略后果,是加速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2022年以来,中俄贸易额逆势增长,2024年突破历史纪录。俄罗斯向中国供应打折能源,中国向俄罗斯出口高科技产品,帮助其绕过西方制裁。
两国军事合作日益紧密:联合军演频率增加,装备互操作性提升,情报共享深化。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权宜婚姻”,而是具有高度战略互补性的伙伴关系。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军事实力,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资金实力。两者结合,正好弥补彼此短板,形成与美国抗衡的战略力量。
四、美国战略失误的代价
米尔斯海默反复强调,中国才是美国最大的长期战略竞争对手。俄罗斯经济规模仅相当于中国广东省,本质上是一个地区性强国,而非全球性威胁。
然而美国的乌克兰政策适得其反:本应离间中俄,却促使他们越走越近;本应集中资源应对中国挑战,却陷入欧洲冲突;本应维护西方团结,却导致盟友关系紧张。
更严重的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正在被削弱。当中俄形成战略协作关系,美国在台海、南海问题上的操作空间将被大幅压缩。两国可能协调行动,在不同区域同时对美国及其盟友施加压力。
五、出路何在:现实主义的解决方案
米尔斯海默提出,结束冲突的唯一现实途径是通过外交谈判。乌克兰需要保持中立地位,不加入北约;俄罗斯则需要尊重乌克兰主权,提供安全保证。
这一方案虽然不完美,但比持续战争更可取。继续对抗只会导致更多生命损失,更大经济破坏,以及更危险的大国对抗。
特朗普政府曾表示希望尽快结束冲突,但面临国内鹰派和欧洲盟友的阻力。现实是,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妥协是唯一现实选择。
写在最后
米尔斯海默的警告不应被忽视。这位现实主义学者不是为俄罗斯辩护,而是冷静分析国际政治的权力逻辑。
美国正面临战略抉择:是继续在乌克兰追求无法实现的胜利,还是通过外交解决为应对中国挑战保留实力?是坚持理想主义的外交政策,还是采取更现实的态度维护国家利益?
时间不在西方一边。每多一天战争,中俄战略协作就加深一分;每多一份制裁,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就增加一分。如果等到两国形成完全的战略联盟,一切都将为时已晚。
现实主义者清楚:国际政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今天被忽视的警告,可能成为明天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热问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