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医药成立于1993年,以前主营收入主要在仿制药,仿制药是其它公司相关药品专利到期之后去做的仿制,技术含量不高,当然利润也不高,但随着国家对创新药加大扶持力度,华东医药借着这个东风成功转型,今年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今天就为大家解读这家药企的基本面。
基本面分析
1、主营业务
目前,华东医药发力创新药,主要是三个方向,一是减肥代谢,二是自身免疫系统,第三个就是抗肿瘤,除了这些之外,公司还在做医美的业务,可以说华东医药转型之后的业务都充满着想象空间。
2、营收和利润
回望过去10年,华东的营收增长是比较稳健的,2014年189.47亿,2024年419.05亿,只是在2020年同比下滑了18亿左右,下滑原因主要还是在药品的集采将价格带打了下来,2020年华东医药的阿卡波糖在国家集采中失标,承受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和发展压力,不过,2021年就重回增长轨道,10年间营收增长仍然有2.21倍。
利润端2014年是7.57亿,2024年为35.12亿,10年增长4.64倍,利润增速比营收快一倍多,财务非常健康。
2025年8月19日,华东医药公布了半年报成绩单,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营收净利双增长。
未来看点
1、代谢业务
目前我国是糖尿病的第一大国,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寿命将会缩短8年左右,甚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大约只有36.7%,其中32.9%的患者接受了治疗,只有50.1%的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症。
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2025年我国糖尿病的药物市场规模大约是800-820亿,2028年会逼近980亿。
以前治疗糖尿病是以胰岛素为核心的,但最近几年胰高血糖素样肽即GLP-1,开始受到市场关注,它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肠促胰岛素激素,既可以增强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来降低血糖,还可以通过中枢来抑制食欲,这个GLP-1已经被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肥胖,兼具医疗和消费品的属性,同时,商业价值是得到印证的。
海外的医药巨头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就是GLP-1,是全球最畅销的降糖药,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就达到218.7亿美元。
在我国,GLP-1的处方渗透率还很低,目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华东医药围绕着GLP-1的靶点,开发了口服小分子双靶和三靶等多款创新产品,形成了差异化的产品矩阵。目前公司的GLP-1产品线中利拉鲁肽已经完成了上市申请,司美格鲁肽正处在三期临床。
2、抗肿瘤
华东医药抗肿瘤的核心是ADC药物,这是一种将抗体和化疗药物通过连接子连接的靶向疗法。化疗的不仅会杀灭肿瘤细胞,对其它健康的细胞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而ADC药物,本质就是把原来的无差别轰炸变成只会对肿瘤细胞的狙击,所以,最近几年,ADC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关注,是一种潜力比较大的新型抗肿瘤的治疗方法。华东医药的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已经完成上市,未来将成为贡献业绩的一员大将。
3、自身免疫药物
自身免疫的患者规模非常大,药物潜在适应症是多样化的,是继肿瘤之后的第二大药物市场,历史上诞生了多款销售额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大单品。
2023年全球销售额前100的药品中,有19款都是自身免疫类药物,合计销售额达到920亿美元,华东医药的多款自免药物已经完成了上市申请。
4、医美业务
实际上,我国每千人医疗美容次数是非常低的,2020年,韩国就已经达到了82次,美国48次,巴西43次,我国只有20次,市场增量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华东医药在2018年收购Sinclair后就开始全球化布局医美业务,核心注射类产品如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再生成分四大类华东均有布局,未来的看点还是比较多的。
潜在风险
1、虽然华东医药重点布局了ADC和GLP-1赛道,但是因为是当前最热门的领域,吸引了大量药企涌入,竞争激烈,面对国外知名药企如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众多好手的挑战,公司有足够实力来应对吗?
2、虽然GLP-1全球市场巨大,但景气度可能不如预期,高盛之前已将该领域的市场预期从1300亿美元下调至950亿美元。
3、虽然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不过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仔细看财报,可以发现里面存在一些风险,一是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近两年的应收增幅高达23.45%,高于同期的营收增长;二是存货压力增大,2025年上半年存货价值50.30亿,占净资产的21.18%,较2024年末增加了2.53亿。
最后,你觉得华东医药如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点点关注点点赞,让我们一起攒股,慢慢变富!
